Friday, April 26,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书法身份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 What is Its Social Position?

书法身份是指书法在社会所具有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这个议题在书法史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在毛笔垄断书写的时代,书法的身份当然是十分崇高。唐太宗李世民狂爱书法,把它扶上所谓“国学”科目的宝座,继之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工具,以致有书法绑科举、书法绑仕途、书法绑利禄的情况出现。书法有这种身份,当然成为士大夫必修功课了。

有趣的是,虽然书法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立身技艺和日常工夫,他们对于书法的观念和态度,却是贬多褒少,甚至以“小道末技”为不屑者不少。虽然这一“小道”并未成为士人们仕途上进的主流门径,但对于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却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传统书法“修身养性”的功能。

当代对于书法身份的看法,如果忽略了书法作为了解与实践中华文化的身份,一味强调书法的艺术功能,那将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摧残。

把书法推倒最高社会地位的人认为书法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艺术,如果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中国艺术。书法因此是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基础。已故学者熊秉明更把书法说成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他认为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而中华书法正是在这个核心的中心(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 is philosophy, 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core is Chinese calligraphy)。熊秉明深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长期在西方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更显得他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虽然,一些书法评论者认为他把书法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可是书法的文化身份是不可否认的。

当代艺术评论家陈传席也把书法身份与文化挂钩,指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更提出“书法不是一种专业”的观点,可是最终偏离了书法在生活化文化中的身份议题,把书法身份与书法水平混淆了。

的确,书法在华人社会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所体现的几乎涵盖华人生活习俗所有层面,它与中国园林、古建文化、佛教文化、儒道精神、民俗文化、帝王文化、诗词文赋、绘画篆刻等等都有紧密关系。

当代书法家沈鹏先生就质疑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的说法。他认为:“书法说到底是一门艺术,书法代表的韵律和构造的抽象的原则,可以启发和应用于绘画等艺术,但并不因其特殊性而高于其他艺术或凌驾于其他艺术之上。”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也对书法的“去生活化”不表担心,他说:“书法实用功能弱化的同时,艺术功能空前强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书法艺术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不是出于实用,而是出于对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法的普及率并没有下降,甚至于还上升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而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书法艺术之中。”

如果目前的普遍观点是把书法当成艺术来追求,那么,如何维持书法的社会文化身份,继续让民间书法与习俗书法传承下去,使书法继续成为了解中华文化习俗的窗口,这是当代书法的一大挑战。

Friday, April 19,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无人写字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 Chinese Are Not Written Nowadays

从20世纪初期开始,新型书写工具(如铅笔与钢笔等)的引进,毛笔作为实用书写工具逐渐退出文字书写领域。到了20世纪后期,随着电脑信息科技以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无纸化”书写方式更是迅速的代替了实用书写行为。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无人写字”的时代。

毛笔的退出书写实用领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书法既然是书写中文的艺术,这就令人想到书法作为艺术乃至作为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有多大?

书法艺术与书写脱离不了关系,可以说中华书法就是源于书写。书法在成为一门纯粹艺术之前与后,一直就是以民间书法与习俗书法形式同时存在与传承。

文字在民间的广泛使用后,书写就有了深广的民众基础,因此民间书法几乎是贯穿整个书法史的。从秦朝皇帝之圣诏铸刻于金石之上,到汉朝简牍、帛书、陶文、瓦砖文、铜器铭文,魏晋墓志、造像记,唐代的写经文,各朝代之手札、书丹,等等。民间书法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它的最大目的是为生活服务,虽然我们不能说民间书法没有一丝的审美愿望。因为是实用,装修性才是民间书法最重要的考量。

习俗书法指的是为了生活风俗习惯而书写的字,包括了挥春、建筑物与景观的匾牌联楹、商家招牌匾等等。新春期间,很多人家都有贴挥春的习俗.其实挥春的款式很多,总括来说都是一些吉利的词句,目的是祈求在新的一年有好运降临。匾额则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几千年来,匾额把中华古老文化流传中的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建筑艺术融为一体,集字、印、雕、色的大成,以其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成为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在谈论古建筑、园林艺术时,把匾额比喻为“正如人之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对人文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无纸化”书写的时代,由于笔墨已经不是日常书写工具,民间书法面临消失的命运,而习俗书法也会被电脑美术字所取代。书法可能会因此变成纯粹的一门艺术而存在。

电脑美术字与民间书法、习俗书法有什么不同呢?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前者是“有人在写”,而电脑美术字是“无人在写”,而“人”所代表的正是我们生活中“人”(书家与有关的人)的独特记忆、生活中的独特故事。因为没有了“人”,标准化的美术字给我们生活环境带来的是不是缺少了记忆的环境?

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一张普通人写的“娟娟发屋”与同一间店后来改用美术字的“娟娟美发屋”招牌。

另两张是毛泽东书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在中国八达岭里的匾牌和毛泽东原来写的词句。试想,如果这七个字是用美术字,我们在万里长城八达岭与这个牌匾合照时会有宋代书家姜夔所说的感觉吗?

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划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

书法如果没有民间书法、习俗书法的民众基础与滋养,它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吗?




Friday, April 12,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汉字改革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The New Writing Script

中华书法就是用毛笔写汉字,汉字就成为书法必要的条件之一。可是汉字与其他的书写文字系统一样,是有生命力的,是一直随着时代需求而改变的。可以说,字体的变化,从篆到隶而至楷书,汉字的字体大概已经定型,从汉朝到满清,没有什么大改变。

这种情况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有了改变,有识之士痛感中国人愚昧落后,遂有“今日欲救中国,非教育普及不可;欲教育普及,非有易识之字不可;欲为易识之字,非用拼音之法不可”之说。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进而引出了“汉字革命”的主张。这种主张演变成两个重要的汉字改革运动:废除汉字与提倡简体字运动。

废除汉字运动主要是要“提倡拉丁化,打倒方块字”。著名作家鲁迅就大声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才确定了走“简化汉字”与汉字拼音化的道路。

如果废除汉字一派得逞,取消汉字,对书法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的致命点。因为如果书法所书写汉字成为历史,完全被拼音文字所取代,那么书法就失去了存在的实用价值了。

可是,目前摆在书家面前的简体字,仍是个难题。那就是书法脱离实用文字而存在的可行性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书法内容的可识、可读,有利于传播书法艺术的话。

现在,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商家招牌所用的、写文章、发公文等,都是简体字。新一代人熟悉的是简体字,但在书法界存在着的是另一种倾向,即许多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只写繁体字;书法团体也一般不认同以简体字书法参展。一般的想法是,简体字的字型不美,书法没有艺术性,因此没有市场等等。

这种情形,当然是书法的可识性逐渐限制在书法学习者之间,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书法的实用性也逐渐消失。在中国与新加坡,对繁体字的认知,已经成为年轻一代人的很困难的事情。他们很少接触繁体字。在这种时况下,你再让他们去看你的繁体书法艺术,他们可能会敬而远之。就算是在学校,学习书法不但无法成为学生学习华文的辅助工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华文的学习有干扰。

这会不会造成赏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书法艺术会不会成了书法家自己的孤芳自赏的艺术,值得书法界人士深思。


Friday, April 5,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艺术之争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 Is It an Art?

艺术当随时代。书法当然也不例外。书法的母国社会近百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书法的创变起了怎样的影响?

其中一个最大的变数竟然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一段欲把书法拒绝于艺术之门外的“书法是不是艺术”之争。

在西方思想、文化、艺术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艺术遭到了革命性的冲击:绘画引进西画;文学以白话文替代古文以及将西方文艺写作方法搬到中国;戏剧引进话剧、歌剧。可是书法却没有遭到正面挑战,反而生存得好好的。为什么?

一个原因是书法在西方文化中没有相应的参照物。而一个令人颓丧的原因更可能是:由于书法偏于实用性,人们根本不把它当作是一门艺术。虽然早在20世纪上半叶,蔡元培、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等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艺术地位与价值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书法作为艺术的地位差点被文化部否定。

在50年代,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据说就是否认书法为艺术的最力的一个人。郑振铎否认书法为艺术,其实最早始于1933年的一场宴会上,当时赴宴的朱自清在日记中写道:

“晚赴梁宗岱宴。。振铎席上力说书法非艺术,众皆不谓然。”

1948年8月17日,朱自清去世后5天,郑振铎的记念文章《哭佩弦》一文中再次叙述了当天晚宴的情景,很清楚明确地说出他否认书法为艺术的观点。还说:“当时一位朋友还说,他要编一部《中国艺术史》,一定要把中国书法的一部分放进去。我说,如果把‘书’也和‘画’同样的并列在艺术史里,那末,这部艺术史一定不成其为艺术史的。”

据说当时晚宴在场的冯友兰赞成郑振铎的观点,朱自清则骑墙。

郑振铎成为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后还提出“书法根本不算作艺术“的观点,据说被毛泽东否决,毛泽东认为”中国多一样艺术,比少一样好嘛”。

郑振铎的说法可能与书法5千年来的实用性有关,当然也与他受了西方思潮影响有关。然而,同样是沐浴过欧风美雨的梁启超、林语堂、宗白华等又以西方的艺术观点去解读中国书法,就是当年引以为同调的朱自清后来也顺应时代变化,改变了当年的想法为书法定位。

可是,郑振铎自始至终一直坚持己见。郑振铎于1954年开始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直到1958年因飞机失事而亡故。5年后直到1963年中国高校始有书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