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6,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书法身份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 What is Its Social Position?

书法身份是指书法在社会所具有的地位与扮演的角色。这个议题在书法史上从来没有间断过。


在毛笔垄断书写的时代,书法的身份当然是十分崇高。唐太宗李世民狂爱书法,把它扶上所谓“国学”科目的宝座,继之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工具,以致有书法绑科举、书法绑仕途、书法绑利禄的情况出现。书法有这种身份,当然成为士大夫必修功课了。

有趣的是,虽然书法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立身技艺和日常工夫,他们对于书法的观念和态度,却是贬多褒少,甚至以“小道末技”为不屑者不少。虽然这一“小道”并未成为士人们仕途上进的主流门径,但对于他们人文精神的提升却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传统书法“修身养性”的功能。

当代对于书法身份的看法,如果忽略了书法作为了解与实践中华文化的身份,一味强调书法的艺术功能,那将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摧残。

把书法推倒最高社会地位的人认为书法是中国独特的审美艺术,如果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中国艺术。书法因此是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基础。已故学者熊秉明更把书法说成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他认为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哲学,而中华书法正是在这个核心的中心(The core of Chinese culture is philosophy, 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core is Chinese calligraphy)。熊秉明深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影响,长期在西方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更显得他的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

虽然,一些书法评论者认为他把书法的地位抬得太高了,可是书法的文化身份是不可否认的。

当代艺术评论家陈传席也把书法身份与文化挂钩,指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更提出“书法不是一种专业”的观点,可是最终偏离了书法在生活化文化中的身份议题,把书法身份与书法水平混淆了。

的确,书法在华人社会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所体现的几乎涵盖华人生活习俗所有层面,它与中国园林、古建文化、佛教文化、儒道精神、民俗文化、帝王文化、诗词文赋、绘画篆刻等等都有紧密关系。

当代书法家沈鹏先生就质疑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的说法。他认为:“书法说到底是一门艺术,书法代表的韵律和构造的抽象的原则,可以启发和应用于绘画等艺术,但并不因其特殊性而高于其他艺术或凌驾于其他艺术之上。” 

中国书协主席张海先生也对书法的“去生活化”不表担心,他说:“书法实用功能弱化的同时,艺术功能空前强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书法艺术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不是出于实用,而是出于对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法的普及率并没有下降,甚至于还上升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因而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书法艺术之中。”

如果目前的普遍观点是把书法当成艺术来追求,那么,如何维持书法的社会文化身份,继续让民间书法与习俗书法传承下去,使书法继续成为了解中华文化习俗的窗口,这是当代书法的一大挑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