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2, 2013

新加坡当代书家春联 Chinese New Year Couplets of the Contemporary Singaporean Calligraphers

新春期间,这里展示新加坡当代一些书法家的春联供书法爱好者欣赏:

吴耀基
杨昌泰
董沅
秋程光
薛振传
沈观汉
马双禄
李士通
林锐彬
沈松机
苏德茂

Friday, February 15, 2013

汉代文字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During Han Dynasty

隶书的发明和普及,在汉字形态的发展史和中国书法史都是一项大变革,人们普遍认为,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汉代的隶书从笔画和结构上,都非常接近现代使用的汉字。实际上,隶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各种字体在整体上都和隶书相近,而与小篆及以前的字体相差很远。这是因为在隶书出现以前的时代,由于社会生活对于文字记录的需求不足,以及书写材料的昂贵等原因,能够掌握汉字的识别和书写的人是很少的。汉字识别和书写的普及促成了隶书的出现,而隶书的使用反过来促进了汉字识别和书写。因此,隶书是一个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字体,这种实用性使得它和以前的字体都不一样。也由于这个原因,隶书在其他字体出现后仍然没有退出日常的实用领域

除了主流的字体隶书之外,汉朝还出现了草书,以及原始的楷书和行书。

草书是在书写隶书的时候以更简化的笔画、更快的速度书写出来的一种字体。汉章帝很喜欢草书,因而这时的草书也称为章草。东汉末年的张芝是第一位有名字的草书大家,他把早期的草书进一步简化为今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初期,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近代翁方纲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行书的起源的资料最缺乏。据说东汉晚期已有行书了。从行书的产生、形成和历代演变的发展过程来看行书并没有开成独立的"行法"。这是与篆、隶、草、楷的最大区别。行书无法却有体。行书之称始于西晋卫恒《四体绝书》。張懷瓘在《书断》中是这样阐述行书产生原因的:‘行书者,后汉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

可以说,中国文字的5种基本字体篆、隶、楷、行、草,到了汉朝已经全部出现。

Friday, February 8, 2013

听障心静,挥春行善 Writing New Year Auspicious Messages for Charity

看这名女生邓佳文(15岁)聚精会神地挥春,很难打量出她与其他学书法的学生有何不同。对邓佳文来说,学习任何东西时都有时因“缺陷”而得格外用心。

佳文从小确诊有听觉障碍,年幼时进行人造耳蜗植入手术(Cochlear Implant)后,开始学习说话。她母亲庄晓彬(49岁)说,人造耳蜗能帮助她,但吵杂的环境会影响她的听力。

就读莱佛士女中的佳文,不让障碍影响活跃的生活,她在学校参加击剑,也是女童军。

谈到对书法的兴趣,她说是在六岁时看到有人送给哥哥一幅“舞”字后,觉得字的形体好漂亮。当时在南洋小学念书的她因此参加学校的书法学会,还几次代表学校参赛。

佳文喜欢写书法时的平静感觉,每一划都要用心经营。新年将至,她决定写春联为新加坡聋人协会筹款,并通过南洋小学书法指导老师收集其他书法朋友的作品(图中的春联)。她要把收集的春联交给协会筹款。

永不放弃是她的座右铭。华文水准不强的她原可因听障而免修华文,但她不想放弃母语。去年年中考试,她的华文不及格,在一番努力后,年终考到71分。

佳文说话相当清晰,背后的努力只有她与家人能体会。有了家人的扶持,她不平坦的学习道路走得更有信心。

注:联合早报2013年2月8日胡洁海报道,陈渊庄摄影。

Friday, February 1, 2013

基督徒的挥春 The Christian Auspicious CNY Messages

挥春与贴挥春是华人过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华人基督徒也有庆祝华人春节的传统,当然也应该被鼓励积极参加挥春活动与在家里贴春联与挥春。

华人基督徒书写的挥春可以基督信仰的内容为主。例如:

主恩臨門早,春風及第先。

春滿主恩地,福臨榮美堂。

千門共享平安福,萬戶同受主宏恩。

口唱心和讚美主,普世歡騰救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