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4, 2013

当代书法面对挑战之创新求变 Chinese Calligraphy Faces Challenges: How to Have Innovative Changes?

当代书法走纯艺术道路,刻意追求的是创新求变。可是刻意追求创新求变是不是传统中华书法艺术的主流思维?

中华美术的创作理念要从儒、释、道三大流派着手。

儒家说“发乎情,止乎礼”,虽然说的是男女情感,也适合于艺术创作,与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贯通的。一个人对于艺术的爱好是需要长时间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时机成熟,创作是自然而然发乎于情的,可是这种创作之情,也是要依照约定俗成的规律,必须止于礼。孔子讲从心所欲,那是个漫长的人生过程,从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有悟性的人,对书法持之有恒者,应该可以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了。

道家崇尚自然,这种思想体现在书法上,就是追求平淡、率真、朴拙的至高艺术境界。所以苏东坡讲“书初无意于佳乃佳”,黄庭坚谈“作书要拙多于巧”。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学习书法的路程就是:选帖、临帖、读帖、默帖、创作;再选帖、临帖、读帖、默帖、创作。这个过程是无数的重复与无休无止的。

佛学谈“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分。“悟”就是了解、领会、觉醒,用之于艺术创作,即有了解艺术发展之规律,领会艺术创作之精神,启发艺术创作之灵感的意思。“顿悟”靠书家的才情和修养,“渐悟”则靠书家的功力和修炼。“悟”是艺术创造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功力积累到一定的时候,经过大量实践,方能豁然开朗,悟出此道。胡适在《中国禅学的方法》中,提到 “渐修顿悟,”他说:“这比如砍树,砍了1000斧头,树还是矗立不动,这叫渐修;到了1001斧头,树忽然倒下来,这叫顿悟。这并非最后一斧之力,乃是那1000斧积渐推动之功,故渐修之后自可成顿悟。”

不管是儒家的“从心所欲”,道家的“自然”,还是佛家的“悟”,书法创作都是思想、感觉、潜意识长时期共同作用的结果,书法创作是这种结果的最终体现,是“发乎情”的自然行为。

就这点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怀疑古代书法家可能没有“创作”的概念,因为书法是写意,是书写者把情感、审美理想和独创性传达出来的过程。

传统书家可能没有”创作“的概念,但是肯定有”功夫“的概念。用现代话来说,”功夫“才是书法创作继承用语。《倪氏杂著笔法》云:“凡欲学书之人,功夫分作三段,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每段要三五年火候力足”。书写者如功夫深厚,工具材料的运用得心应手,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入神妙境”。一般来说,功夫只要持之以恒的磨练就能达到,而要出神入化必须有天资。

书法家本身的风格的形成与成熟,是长期的努力与一种连续的心理过程,不可能是毫无准备的灵机一动的“创新求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