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0, 2015

早期楷书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Standardised (Kaishu) Script

楷书相传在东汉就已经产生,可是目前没有东汉流传下来的楷书作品,而有迹可循的楷书出现在三国时期。三国时代的楷书传世的有三品种型:简牍、碑刻和法帖。

简牍书主要出土于东吴。1979年江西南昌发现的《高荣名刺》(其用处近于现在的手刺)及简牍、安徽马鞍山发明的《朱然名刺》及《木谒》,都有很濒临成熟楷书的写法,尤其是后者,体势宽博,虽然刚从隶书化出,但楷法已具范围。 “名刺”,又称为“刺”,是古人社交初次见面时先行投递的一种礼仪用品,类似于今日之“名片”,早在东汉、三国时期,“名刺”就已经广为流行,东吴、东晋贵族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名刺都是窄长条的木简之形,由木质的也有竹质的。

碑刻也集中在吴国,有《谷朗碑》和《葛府君碑》两种。

《谷朗碑》刻于三国吴凤凰元年(272),碑文楷书18行,每行24字。尽管在体势上,还没有摆脱隶书的样式,但是隶书所具有的波磔这一特征,已不多见,而明显地接近楷书。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曾赞评此碑“以其由隶变楷,是考源流也”,“上为汉分(隶书)之别子,下为真书之鼻祖也。”

谷郎碑
《葛府君碑》,何時出土不詳,现僅存碑額,為正書題“吴故衡陽郡太守葛府君之碑”三行十二字,字徑十二公分,多含隸意,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葛府君”名叫葛祚,句容人,生前任过衡阳郡太守之职,死后葬于句容城西梅家边村西侧,即今七星堆古墓区。《葛府君碑》书法从隶书演变而来,虽略存隶意,但已摆脱“蚕头燕尾”隶书的主要特征,其笔法圆劲厚道,藏露有度,结体端正,具备了楷书的多种特征而成为较完备的楷书。

一般认为这块碑刻比《谷朗碑》还早刻,是书法史上第一座用楷书书写的石碑。清康有为以为,“南碑当溯于吴,”《葛府君碑》“尤为正书开山祖师”,其说后来多为书法史研讨者所继续。

君碑
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法帖,当首推三国魏国钟繇的《力命表》、《宣示表》、《贺捷表》、《调元表》、《荐季直表》。此“五表”均系小楷,且真迹早已无存,仅有宋以来的法帖刻本传世,但毕竟保存了钟繇楷书的大致风貌。他名下的这些作品难免掺入一些后人的东西,但从“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见张怀瓘《书断》)来看,他的楷书确实也有一种后人所无法企及的古雅、拙朴的风格。

荐季直表
钟繇(151230)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被誉为“正书之祖”,他对楷书的创立与创作具有突出贡献。他不仅继承了蔡邕书法的优良传统,而且食古能化,笔法结字上不断出现一些新奇的意趣。他的书法艺术在小楷   --   这种书体被恰当地称为“章程书”   -- 即用于公文、手本奏折、长卷写经、科举考试、门帖名刺等方面的楷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使楷书彻底从隶书中分离出来,则还是魏、晋之际的事。

三国之后,作为过渡,社会上使用的文字出现了隶书与楷书并存或混写的局面,直到东晋王羲之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王羲之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又遍学李斯、曹喜、梁鹄、蔡邕等人的篆隶书法,由于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最后终于把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一变而成为雅俗共赏、法度严谨、妍美流便的今体。王羲之在楷书发展史上的功绩不仅在于把钟繇质朴的楷书改为今体,并迅速、广泛地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同时还在于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书法理论著述。《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等,皆系王羲之书法创作方面的经验总结。他尚有小楷书法存世,如《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劝进表》、《东方朔画像赞》、《佛遗教经》等。

与王羲之在楷书上相媲美、相辉映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即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他曾提出“书无定法、事贵变通”的主张,在王羲之书法改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小楷《洛神赋》清逸典雅,在书坛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后人追求晋人书法劲健刚毅之风骨、妍丽流美之气韵者,无不以王献之《洛神赋》为标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