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9, 2017

2017年: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成立大典暨首届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一带一路】书法大展

201756,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简称:海外书协)成立大典)以及【一带一路】首届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书法大展开幕典礼在雅加达Pluit Village购物中心隆重举行。这是海外华人书法界今年传出的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到会祝贺的除了印尼各地书法家外,有来自全世界包括中国、台湾、美国、巴西、秘鲁、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斐济、印度、法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的顾问团队及书法同道近五百人,欢聚在雅加达西区珊瑚新村 大商场。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代表马爱华硕士(Maeva Salmah)、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斌参赞受邀出席,并参观了规模盛大的“一带一路”书法大展。


印度尼西亚教育与文化部代表马爱华硕士,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斌参赞及夫人,海外书协(印尼)监事长游继志,辅导主席胡素丹,主席阮渊椿伉俪,印尼书法家协会总主席李秀贤,印尼福建社团联谊总会总主席俞雨龄,印尼广东社团联合总会总主席叶正欣,以及来自中国、台湾、美国、巴西、秘鲁、法国、瑞士、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印度、斐济等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书法艺术家代表与嘉宾等,近五百人出席开幕仪式。

海外书协成立大会于下午2时举行。中国、坦桑尼亚、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法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罗马尼亚、奥地利、捷克、卢森堡、瑞士、匈牙利、芬兰、加拿大、美国、巴西、智利、秘鲁、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文莱、印尼、印度、阿联酋共39个加盟国家国旗,在红白旗引导下进入大会会场。司仪介绍各国来宾后,也读出各国会长、显要等人贺词。海外书协(印尼)监事长游继志将会旗移交给辅导委员会主席胡素丹,然后颁发委任书。辅导主席的委任书由印尼文化教育部官员梅花女士颁发,阮渊椿主席委任书由辅导主席胡素丹颁发;其他各部门负责人的委任书由阮渊椿主席颁发。

先后在仪式上发表讲话的除了有海外书协辅导主席胡素丹胡素、海外书协联合主席团主席阮渊椿、印尼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秀贤外,还有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代表马爱华硕士、印尼社团及商界代表人物熊德龙、俞雨龄,世界瑰宝艺术协会主席贺玉琴、中国世侨书画院院长院长赵勇、海外书协巴西代表刘树德、美国李兆银、瑞士鲁吉光、新加坡丘程光等先后在大会上做了发言,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斌参赞也在席上隆重宣读了大使谢峰发来的祝词。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斌参赞宣读了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的贺信。谢大使在贺信中说,本次书法大展以弘扬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精神为主题,内涵深刻、名家云集、精品荟萃,体现了海外华人书法家为“一带一路”建设鼓与呼的极大热情,可以说是一次弘扬中华书法艺术的盛会,也是一次传播“一带一路”精神的盛会。希望广大海外华人书法家,以文会友,以艺传情,通过书法艺术的交流与互鉴,通过展览、笔会、比赛、交流等活动,搭建海外华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的桥梁,增进“一带一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让和平友谊的种子生根、开花、结果。

海外书协辅导主席胡素丹胡素丹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代表五大洲39个成员国书法团体的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本次大展聚集海外书协书法家的三百多幅作品,这些书法精品仿如连接成千万里彩墨舞带,展示了“一带一路”的风采,体现“一带一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弘扬书法艺术与“一带一路”相通的和谐文化内涵,为推动世界书法文化进一步交流发展的责任,以及为海外书法艺术的发展奉献力量。

海外书协总主席阮渊椿致辞阐述了海外书协成立过程。他说,该协会是在2015年中,由世界五大洲30多个书法组织负责人共同商议筹组而成,并选择了雅加达作为注册及总会所在地。自20161月在雅加达正式注册后,至今已成为集结39个国家之多的国际书法联合组织。

印尼书法家协会总主席李秀贤致辞称,今后将与印尼书法家协会全体同道,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激情,和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各位同道和中国艺术家门通过这个国际书法大舞台互相交流,切磋艺术,增进友谊。

印尼华社精英俞雨龄、熊德龙、印尼教育与文化部代表马爱华硕士(Maeva Salmah)、世界瑰宝艺术协会主席贺玉琴、海外书协巴西联合主席刘树德、美国联合主席李兆银、新加坡联合主席丘程光、瑞士联合主席鲁吉光等分别致贺辞,并祝愿“一带一路──首届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大展”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周斌文化参赞等及全场嘉宾见证下,新加坡丘程光主席和海外书协陈光亿顾问先生从胡素丹辅导主席、游继志监事长、阮渊椿主席手中接过《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的大旗,并宣佈明年第二届海书协大展将在新加坡展出。

出席这次活动的外宾有世界瑰宝艺术协会贺玉琴主席、秦润波副主席;中国世侨书画总院赵勇院长、北京关心下一代书画院陈辉院长、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陈志雄主席、《书法报》兰干武执行主编、台湾女书法家学会张松莲理事长、美国翟文章,李兆银及黄春云、巴西刘树德、秘鲁何泳、日本张大顺、马来西亚符永刚、菲律宾李国芬、缅甸穆立瑞、新加坡丘程光、印度常惟璞、法国王玉斌、瑞鲁吉光、斐济区本等人。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国侨联副主席、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王荣宝,广东省侨联主席程学源、中国书法研究院院长张杰、世侨书画院院长赵勇,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席、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陈志雄为大展所作题贺书法作品也在会场展出。

菲律宾联合主席李国芬在受访时,对首届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大展隆重举行表示祝贺,对胡素丹辅导主席和阮渊椿主席多年来尽心尽力,为传扬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次海外华人华侨以书法宣扬“一带一路”的盛会,也是一次世界华人书法界团结进取的盛会。据出席这次活动的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顾问、广东侨界书画家陈志雄介绍:现场300多幅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作品,均以讴歌“一带一路”精神为创作内容,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书法家齐声祝愿“一带一路”开创新的历史辉煌。

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由全球五大洲39个国家的书法团体首领组成主席团,主席团联合主席来自欧洲的有英国杨希雪、意大利潘仲骞、德国金岳祺、西班牙陈渔光、法国陈秉奎、荷兰陈文彬、比利时陆惟华、葡萄牙叶培荣、罗马尼亚商建舜、卢森堡章少辉、奥地利皇甫晓岚、捷克孙悦新、斯洛伐克叶旭峰、瑞士鲁吉光、匈牙利林达夫、芬兰赵亦农;来自美洲的有加拿大何镜贤、美国屠新时、翟文章、李兆银,巴西刘树德、秘鲁何泳、智利钱维国、阿根廷邱宏强;来自大洋洲的有澳大利亚林伯墀、新西兰韦衍辉、斐济区本;来自亚洲的有韩国叶欣、日本张大顺、印度尼西亚胡素丹,阮渊椿、马来西亚符永刚、新加坡丘程光、菲律宾李国芬、越南林汉城、老挝叶剑锋、柬埔寨冯利发、泰国吴令平、缅甸穆立瑞、文莱俞庆在、印度常维璞、阿联酋李冬霞;来自非洲的有坦桑尼亚陈天寿。胡素丹任辅导主席,阮渊椿兼任主席团召集人。

海外书协的正式成立,以及首展的成功举行,为世界海外华人书法的征程翻开了新的篇章。

附上 “世界海外华人书法家协会” 主席团最新阵容:

亚洲:
韩国
叶欣
国际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韩国世界书法艺术文化中心秘书长、韩国书艺院 院长。
日本
张大顺
日本甲骨文学会会长
菲律宾
李国芬
菲律宾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席
越南
林汉城
越南胡志明市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老挝
叶剑锋
老挝书法家协会会长
柬埔寨
冯利发
柬埔寨体育基金会副会长、柬埔寨书法家协会(筹)主席
泰国
吴令平
泰国中华文艺联合会会长
缅甸
穆立瑞
穆立瑞 缅甸 缅华书画协会会长
马来西亚
符永刚
马来西亚国际现代书画联盟总会长
文莱
俞庆在
文莱中华书法学会会长
新加坡
丘程光
狮城书法篆刻会顾问
印度尼西亚
胡素丹
东盟中国书画家协会、印尼书法家协会辅导主席

阮渊椿
东盟•中国书画家联合总会总会长、印尼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印度
常惟璞
印度书画家协会会长
阿联酋
李冬霞
阿联酋书法家协会(筹)主席、中国山水画院迪拜分院院

欧洲:
法国
陈秉奎
欧洲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法国书画家协会会长
德国
金岳祺
欧洲书法家协会会长、旅德浙江华侨华人联合总会会长
英国
杨希雪
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长
荷兰
陈文彬
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西班牙
陈渔光
欧洲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西班牙书协会长、西班牙华人总会会长
葡萄牙
叶培荣
欧洲中国书法家副会长
意大利
潘仲骞
意大利上海联谊总会顾问团主席、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比利时
陆惟华
比利时世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执行主席、中华艺术国际交流协会主席、比利时皇家美术家协会高级顾问、比利时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卢森堡
章少辉
欧洲律师协会会长
瑞士
鲁吉光
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罗马尼亚
商建舜
罗马尼亚独立文人
捷克
孙悦新
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斯洛伐克
叶旭峰
斯洛伐克书法家协会会长
奥地利
皇甫晓岚
奥地利书法家协会(筹)主席
匈牙利
林达夫
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匈牙利华侨华人联谊会会长
芬兰
赵亦农
欧洲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会长

北美:
加拿大
何镜贤
加拿大书法家协会会长
美国
翟文章
北美书法家协会会长

屠新时
美国汉字文化书法院院长、落基山中华书法学会主席、北美中国书法协会荣誉会长

李兆银
美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南美:
巴西
刘树德
刘树德 巴西中華書法學會會長、巴西華人協會榮譽會長、巴西(國)武術總會名譽會長、巴西華人華僑促進中國和平統一聯合會顧問
秘鲁
何泳
秘鲁书法家协会会长
智利
钱惟国
智利书协会长
阿根廷
邱宏强
阿根廷华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大洋洲:
斐济
区本
斐济华人文化艺术经济联合会名誉主席、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主席、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学院院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促进会理事
澳洲
林伯墀
澳洲国际书道联盟理事长
新西兰
韦衍辉
新西兰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

非洲:
坦桑尼亚
陈天寿
坦桑尼亚书协会长
南非
袁键
南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



Saturday, July 29, 2017

2017年:马来西亚兰亭奖全国书法公开大赛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主办的马来西亚全国书法公开大赛在沉寂了十多年后,2017年终于以马来西亚全国书法公开大赛“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的名称在此举行。这次第三届的大赛是与中华人文碑林、新纪元大学学院联办,并得到富贵集团赞助。


20048月,马来西亚书艺协会第一次主办“马来西亚兰亭奖全国书法大赛”,在全国16赛区同步举行,参加者6千多名,盛况空前。可惜于2006年举办了第二届后就停办。

2017年的活动,除了书法比赛,主办当局还同时举办了马来西亚《兰亭祭》,并藉此两个活动相结合营造属于马来西亚的独特的首个中国以外的兰亭书法盛会。

这次的书法比赛的赛制也做出了改变,除了书法比赛外,也设了书法论文组的比赛,以强调实践与理论并重,向社会大众展示马来西亚书法精英的水平。奖金方面,书法组大奖奖金高达马币5千令吉,论文组最高奖金马币3千令吉。

书法组初赛为投稿方式,来自全国的书法爱好者踊跃参加,参赛作品在经过全国资深书法评委谨慎评选后,10位进入决赛者于415日在新纪元大学学院进行总决赛。赛会的要求相对较高,决赛考验临场创作表现,参赛者必须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三种格式的作品,即:一)扇面,二)对联,三)榜书。另设面试环节,参赛者面述创作理念及心得,通过以上审核确定大奖得主。全部获奖、入展作品与资料由马来西亚书艺协会收藏,赠送每位获奖者本届兰亭奖作品集一册并向作者颁发证书。


十名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竞逐马来西亚书法比赛之最高荣誉 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之马来西亚书协大奖者为陈邦明、许兼逢、刘志汉、谢其纹、沈光瑩、李明照、王楚鈊、周连福、梁进棠及符芳俊。最后,梁進棠以高超的书艺获得评判的赞赏,成为2017大赛书法组的得奖者。

梁进棠谈到参赛创作时说:

“我的篆书作品一般都以传统格调为前提,兼参考当代著名书家的布局。在创作初赛作品期间,反复做了十余次调整,最终以一幅既有传统用笔,又有时代气息的大篆作品交卷。

决赛那天,我创作的第一幅为扇面作品,作品是以唐代及明代书家的行草笔意为前提,兼融入个人的惯性用笔。章法采用传统的五一行气,在挪出一些小空间来落款,使作品整体画面不至于太均匀。

写第二幅对联的时间已经剩下一个小时。对联的章法为整幅视觉上考虑,以更多字数的行书长款充盈上下联其间。而正文隶书书意在张迁碑与石门颂之间。

来到最后一幅榜书,时间只剩下十分钟左右。看到榜书题目,脑海里就浮现许多篆刻字体(金文笔意,汉印字结构),不假思索,提起笔一挥而就。”

评审对梁进棠的书艺赞赏有加,认为他颇有心思,三件创作书体各异,多样的表现手法展示了其丰厚的内涵:“对联是其中表现最佳的一幅,具有浑厚的汉隶底蕴,行笔迟涩稳重,欲行逆驻;张迁、石门用功甚勤。个别字‘簾’、‘在’可以处理的更好。榜书‘妍美’以大篆书写,古朴厚重,是参赛者中榜书处理得比较好的。扇面的章法处理得有些奇特,正文在三分二初行气不完整,幸是行草挥洒自如,沉着痛快,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


论文组旨在发掘拥有理论的书艺人才,提供彼等一个发表平台,从而提升马来西亚书法学术理论领域,以达至实践与理论双向平衡发展。论文须依照命题作三千至五千字论文一篇。此次论文题为《试论XXX的书法艺术与贡献》意在书法论文发掘早期马来西亚书法前辈对书艺界作出的贡献。

结果以下五位的论文的作者成为第三届马来西亚全国书法公开大赛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论文组)提名奖得主:

1.       沈光莹:试论孙莘农先生的书法艺术与贡献
2.       陈玉佩:试论崔大地先生的书法艺术与贡献
3.       张宝云:试论竺摩法师的书法艺术与贡献
4.       温子建:试论沈慕羽的书法艺术与贡献
5.       温子安:试论郑良树的书法艺术与贡献

温子安深入地介绍了饮誉国际汉学界的马来西亚学者郑良树的书法艺术及其贡献而成为论文组得奖得主。

Friday, July 28, 2017

2017年:马来西亚《兰亭祭》

由马华策略分析与政策研究所(INSAP)联合马来西亚华社文化艺术谘询委员会、书艺协会、华人文化协会、华文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及龙华美术馆推动的“一带一路马中文化艺术年”,于2017415日启动。主办单位希望为中马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搭建平台,加强双边合作,推动两国在经贸以外的文艺活动,促进“一带一路”非物质的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书艺协会联合中华人文碑林和新纪元大学学院举办的马来西亚《兰亭祭》搭上这趟文化列车,于2017416日假士毛月富贵山庄中华人文碑林举行,成为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年系列活动之一。这个活动也是配合第三届马来西亚全国书法公开大赛“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而举行。

中国目前有三个以“兰亭”命名的大型书法活动,而“兰亭祭”则是马国独有的全新名词和书法活动。富含马来西亚特色的“兰亭祭”除缅怀华夏先祖及书圣王羲之,同时将广邀书法名家进行书艺交流活动,藉“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与“兰亭祭”这两个活动相结合以营造属于马来西亚的兰亭书法盛会。马来西亚兰亭盛会虽然是海外模拟之作,但重要的是它把书圣以及《兰亭集序》的精神传播到海外。

中国书法中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出自“书圣”王羲之之手,是王羲之在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的兰亭诗会上乘着酒兴即席挥洒而成的。《兰亭集序》共计324字,凡重复的字风格各不相同,其中20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后,相隔数日将原文重写数本,但始终不及在兰亭集会时写的浑然天成。

王羲之被尊为书圣,而王羲之与42位名流贵族聚会并写下天下第一行书的所在地《兰亭》也因此成为书法圣地,甚至成为书法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为世人所瞩目。

马来西亚《兰亭祭》除了邀请中国、新加坡与印尼书艺界代表,以及一带一路马中文化艺术交流联办单位代表及国内书艺名家、华团代表等出席盛会,10名刚出炉的中华人文碑林兰亭奖提名奖得主也在此雅集亮相,现场挥毫。

当天将特别安排祭祀仪式,其它节目包括游园活动、华乐演奏、朗诵等等,务使活动充满感染力及热度。马来西亚国学大师拿督林水檺撰写祭文,其文笔富丽、词藻优美,令人称绝。


兰亭祭不单只是一个祭祀活动,更犹如一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书艺盛会。主办当局冀望通过营造具马来西亚色彩的兰亭祭,打造属于马来西亚的兰亭文化盛事。

Friday, June 23, 2017

当代艺术与书法:中国书画同源的传统

谈当代艺术与书法的关系,必须先厘清中国绘画与书法的关系。中国绘画与书法的关系,有两个说法,书画同源与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在画史上,以先秦诸子的所谓“河图洛书”为书画同源的依据。《殷契》古文,其体制间架,既是书法,又是图画,近人郑午昌说“是可谓书画混合时代”。

最早的“书画同源”说来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对书画同源的“源”字,除了起源一解外,张彦远进一步以书入画来解说绘画必须引入书法的表现形式与笔墨运用:“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这个观点更在宋元以后兴盛而起的文人画中被得以充分发掘。
就是说,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着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但是,如何把书法融入到绘画之中,在画坛上是很少有人做得到的。宋末元初的赵孟頫就以他所画的“秀石疏林图”来说明以书入画的具体实践。他为这幅画写了这首题画诗曰: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窠木竹石图
“飞白”是书法中,用毛笔快速划过时候的线条。由于一般在写书“草书”时会经常出现飞白,赵孟頫就是用这种草书方法里显现飞白的速度感和干枯的墨的沧桑感,去表现石头的硬度和质感。“籀”的意思是“篆书”。篆书基本是圆头圆脑的,但是在这种圆头圆脑的笔画里其实包含很强劲的力度。画家就用篆书那种圆笔,内涵力度,去画出树干那种木质。“八法”就是书法里讲的“永”字八法,因为其包含了汉字基本的笔画,比如“点,横,撇,捺,勾,折”等。如果把“永”的笔画掌握了,基本其他汉字的笔画就容易简单上路了。“写竹还与八法通”,就是说“永”字里的那些“点,横,撇,捺,勾”这些从四面八方来的笔划,就像是竹子往四面生长的竹叶嘛!所以竹子不不是“画”而是“写”出来的。因为中国书法是对线条很好的修炼方式,其中的线条的力度、节奏感、抑扬顿挫、情绪什么的,都可以从线条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写”是书法的用词,而“写”是个人的想法、感情,第一时间,很快的被记录的一种方法,也正是后来中国画很重要的一种风格——“写意”的“写”的方式。

这是赵孟頫的主张,也是他的实践。他的另一幅画《窠木竹石图》也是他以书入画的见证。他用书法上的“飞白”画石,以写大篆之法画枯木,以“永字八法”写竹。画中下部有巨石大小三块,赵孟頫便以草篆之法画之:干枯的笔触,毕显的转折,再加以蔚然兰草相间,更显生机。他以中锋运笔画窠木,线条“如锥划沙”,以淡墨画老干枯枝,苍劲挺拔,透显力度。他以“永字八法”写竹,茂密敦实,别具风韵。我们所说的“永字八法”是指笔画顺序,点为侧,横划为勒,直竖为努,钩为趋,仰横为策,长撇为掠,短撇为啄,捺笔为磔。赵孟頫写竹基本以此准则而画:竹干笔法“竖为努”,竹节如“点为侧”,竹枝参以“勒、啄、策、趋”,灵活运用,竹叶多以“个”字或“介”字排列其中,用“掠”和“磔”来表现。流畅的竹干,活泼的枝条,浓淡间之的竹叶或肥或瘦,或背或侧,夺人眼目。

虽说书画同源,但是书还是书,画还是画,只不过书法成为中国绘画的元语言。

Friday, June 16, 2017

当代艺术与书法:书法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上的抽象

在人文世界中,介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视觉物,基本有两种:一为引起我们思考意识的文字,一为吸引我们视觉的物象,而两者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物象令人产生文字的符号概念,所以视觉绘画艺术的物象形式皆存在于文字性概念中。但是,在文字中,不论是我们意识中可见到的或看不见的事物,都可有“名词”的存在,比如“神仙”就不是自然物象。

抽象是与具象对立的概念,可是要给具象或抽象个明确定义倒也不容易。

西方的抽象,核心意义是对自然物象的超越,反对对一切模仿自然物象的方法。可以说,现代主义绘画不是反对再现或表现现实,而是反对再现现实的那种虚假幻觉式的三度空间再现的庸俗方法。

但是如何超越现实成为抽象艺术家的一个难题。因为抽象无迹可寻,西方艺术工作者至今还无法对抽象艺术的创作说出个所以然来,而创作抽象绘画的形式,只能依每个画家的特质性创造出不同的表现方式,比如物象消除法、观念突破法、轮廓线消除法、内在性主题以及主观情感的操作等等。这种抽象形式的创作表现后来以随意性、偶发性来概括,让它显得比具象的艺术形式更宽广、更自由,内容也更丰富。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接受西方现代艺术之时,对于抽象的理解也进入到中国的艺术中。可是,中国对于西方抽象艺术的理解始终从线条的形式出发来理解抽象审美的概念。其中最认可的是书法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

中国书法艺术是书写汉文字的视觉艺术,但是汉文字不是自然物象。那么书法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第一本论及书法美学的书是蒋彝的英文版《中国书法》,于193810月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蒋彝特别推崇线条美,提出书法“是线条的‘抽象’美”的观点,认为中国人珍视书法纯粹是因为它的线条及组合的线条那美妙的性质的缘故。这和作品所书写的内容有时候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来书写,会取的截然不同的效果。蒋彝因此认为,“中书法的美学就是:优美的形式应该被优美地表现出来。”

1979年刘刚纪的《书法美学简论》出版后,书法艺术的本质问题受到热烈讨论,尤其集中于书法本质的“抽象”与“具象”之争议。刘刚纪提出书法是通过文字的点画和字形结构去反映现实事物的形态和动态美,否定了书法是抽象艺术。这种说法得到了当代现代书法的倡议者古干的响应。古干在他1987年出版的《现代书法构成》一书中对抽象与具象做出了这样的观察:

“就其书法而言,什么是书法的具象?什么是书法的抽象?一般认为书法形象接近接近绘画形象者为具象,如象形文字。其实不准确,如果从象形这一角度,象形文字就非具象,即使表象的字,也与具体形象相去甚远,怎么能说是具象!但是约定俗成作为固定符号的所有汉字都理解为书法的具象,我看比较合理。所谓具象者,是指一具体之物的原本形象。世上之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物,山河树木、飞禽走兽是也;二是人造物,房屋器具、车船桥梁是也。汉字是人造物,它是人创造的定形之物。《新华字典》中的‘人’字,就是一撇一捺,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能反过来,不能倒过来,反过来是‘入’,倒过来就什么都不是。这是何等具体,何等具象!。。。。

约定俗成的标准字就是书法的具象。如果书法中离汉字结体十万八千里,只是任意的线条和墨块,虽有力度和节奏,但连专家也看不出是什么字,这大概可理解为书法艺术上的抽象,因为它把汉字原本的象抽掉了。”

国际书法家协会首席主席刘正成于 《艺术品》20152月刊中题为《书法不是抽象艺术》的文章中有这么的一段可以作为本文的一个小结:

“中国的本土艺术如书法,在国际化的文化际遇下,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和调适其传统价值观!我在思考“现代书法”与西方抽象绘画的异同关系时,请教了柯律格教授:书法是否需要摆脱汉字的约束,去实现自由创造的价值?柯律格教授想了一下回答我说:‘书法不是抽象艺术,因为书法有文字,有字就有意义,就不是抽象艺术。’这个回答既简单,又明白,然而意义非凡!这一句话,可以结束新时期二十多年来关于“现代书法”和书法创新观念的大讨论!”

可以说,书法的“抽象”概念一直无法以西方艺术之“抽象”概念来解释,以致不少学者认为书法虽然具有抽象本质,但此抽象是建立在中国文字的具象基础上。

                书法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上的抽象的说法,很明确的把中西抽象概念区分开来。

Friday, May 5, 2017

当代艺术与书法:当代艺术之象从何处寻

在一般的汉语词典中,对抽象一词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在绘画艺术中,抽象(abstraction)是相对具象(representation)而言的,这两个词往往以形容词形式出现,并且分别与绘画一词结合,组成两个概念即抽象绘画(abstract painting)和具象绘画(representational painting)。具象绘画指的是再现了人物、风景和静物等自然物象的绘画,抽象绘画所描绘的形象则与我们看到的世界中的形象没有联系。从这个角度看,严格来说立体派绘画并不是抽象绘画,因为他们还是以具体景物为绘画目标,对这些景物加以概括、简化、重组,进而改造、变形与夸张。

立体主义及野兽派以后,艺术家以线条、色彩、块面为画面的组织元素,不再写生、摆静物、请模特儿,只需要面对空白的画面即可创作,达到的是一种纯抽象的艺术创作。

当代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形成以下几种创作形态:

A.        几何抽象

几何抽象,或称冷的抽象,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蒙德里安写道:“在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的背后,存在着亘古不变的纯粹真实。因此,人们必须把自然的形态改变成为它的纯粹和恒定的状态。”他相信宇宙万物的结构都是按照数学的原则建立的。经过长期的探索,蒙德里安最终找到了一种非常精确的由水平线、垂直线、三种彩色(红黄蓝)和三种非彩色(黑白灰)共八种基本元素组成的绘画公式,即格状结构。通过结构比例和色彩搭配的变化,他使这一绘画公式产生了无数和谐的变体。通过这些作品,蒙德里安只打算表达一种东西,即宇宙永恒的纯粹真实。而在创作中,当蒙德里安仔细推敲他的彩色方块及其布局的时候,他是在演算一道道数学方程式。

几何抽象还有一个俄罗斯人马列维奇,他将立体主义的几何结构、未来主义的动力感和俄罗斯人的宗教观念融为一体,创立了一种自称为“至上主义”的极度简化的几何抽象风格,就是在绘画中的纯粹感情或感觉至高无上的意思。

B  抒情抽象

抒情抽象,或称热的抽象,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

康定斯基运用同代人沃林格尔的移情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成果,把点、线、面、色、形的造型元素与视觉、心理效应之间的联系作为抽象艺术的依据。他说:“只有当符号成为象征时,现代艺术才能产生。”为此,他根据心理学原理赋予各种形式元素以相应的象征含义。点是静止,线产生于运动;水平线是女性的,垂直线是男性的;黄色是大地的颜色,象征世俗,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高贵。康定斯基创作了许多自由挥洒的抽象绘画,与此同时,他还绘制出大量由直线、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形构成的抽象作品。康定斯基宣称“数是一切抽象表现的终结”,因此他在他的几何抽象作品中以一种数学的精确严密手法,仔细计算弧线的曲率和两条直线间夹角的数值,他要努力赋予各种造型因素以“秩序”,建立一种可以测定的配置个要素的数学性的“和谐结构”。

比如《几个圆圈》,已完全脱离了自然形态,特定的主题和视觉的联想都消失了,只通过新的、光边的、有规律的圆形、色彩、空间和运动来传达艺术家的感情意识。画上红、黄、蓝、紫的圆形分立着、交融着,观者仍能找到画家形象思维中的某些痕迹,散发出轻松而又迷人的抒情风格。

C  抽象表现

抽象表现主义综合了现代绘画历史的诸种本源,从文森特·梵高的表现主义到瓦西里·康定斯基的抽象,从亨利·马蒂斯饱满明亮的色面到若安·米罗的有机造型以及充满潜意识心理幻想的超现实主义。在这个混杂着高度内省思绪与精神性元素的艺术形态中,唯有几何和写实艺术与之毫无关联。

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运动。美国兴起此艺术运动跟当时纽约想要取代巴黎成为世界艺术中心是有直接关联的。这也是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的运动。抽象表现主义是战后漫长风格实验的开端,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自此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西方现代艺术的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抽象表现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强调力量与动感,充满激情,代表人物波洛克;另一种则是更纯粹的抽象,给人以宁静,马克·罗思科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

波洛克把自己的作品题材解释为绘画自身的行动。他的创作并没有预设的草图,而是由一系列即兴的行动完成作品。波洛克的创作过程与众不同,他先把画布钉在地板上或墙上,然后随意在画布上泼洒颜料,任其在画布上滴流,创造出纵横交错的抽象线条效果。这些留在画布上纵横交错的颜料组成的图案具有激动人心的活力,记录了他作画时直接的身体运动,于是观众可以分享到创造这些色迹的经验。波洛克有时还用石块、沙子、铁钉和碎玻璃掺和颜料在画布上摩擦。他摒弃了画家常用的绘画工具,绘画时完全摆脱受制于手腕、肘和肩的传统模式,行动即兴、随意,这种方法被称为行动绘画或抽象表现主义。

罗思科的早期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后来逐渐变得单纯,完全抛开了具体形象,作品常是几个空白的长方形画在涂了色的背景上,边缘并不明确,因而它们的空间位置也是模棱两可的。这种空间感也是我们在波洛克的作品中所熟悉的,找不到有深度的空间,而这种很浅的空间忽远忽近,不可捉摸。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长方形空间而起作用,造成一种温和而又有节奏的脉动感,不清晰的交界处隐隐地藏住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对于西方人来说,理性主义已经是一种融入在血液中的永难改变的遗传基因,探索未知是一种本能的“内在需要”。宇宙是无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宇宙的宏观与微观世界将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景象,抽象绘画也将创造出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