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写文字的演变源流,基本是从大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八分书,乃至楷书。
关于书体“八分书”,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八分书为王次仲创造,时间为秦代。第二种说法认为八分书是隶书的别称。第三种说法认为八分书是隶书变体。
第一,关于八分书为王次仲创造的说法主要源于卫恒。
卫恒为西晋书法家(公元~291),《三国志 - 魏书一》武帝纪第一:“卫恆四体书势序曰:上谷王次仲善隶书,始为楷法。至灵帝好书,世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甚矜其能,每书,辄削焚其札。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 《晋书 - 卷三十六》“……宜官后为袁术将,今钜鹿宋子有《耿球碑》,是术所立,其书甚工,云是宜官也。梁鹄奔刘表,魏武帝破荆州,募求鹄。鹄之为选部也,魏武欲为洛阳令,而以为北部尉,故惧而自缚诣门,署军假司马;在秘书以勤书自效,是以今者多有鹄手迹。魏武帝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以为胜宜官。今宫殿题署多是鹄篆。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鹄弟子毛弘教于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
从这里的阐述可以看出,王次仲创楷法并逐渐演化成八分书。又《全齐文 - 卷八》有:“上谷王次仲,後汉人。作八分楷法。” 《全唐文 - 卷三百六十五》也有:“周宣王史籀作大篆,秦始皇程邈改为隶书,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法,仲又以楷法变为八分。”
从这里的阐述可以看出,王次仲创楷法并逐渐演化成八分书。又《全齐文 - 卷八》有:“上谷王次仲,後汉人。作八分楷法。” 《全唐文 - 卷三百六十五》也有:“周宣王史籀作大篆,秦始皇程邈改为隶书,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法,仲又以楷法变为八分。”
《全唐文》还有多处类似阐述,不再列举。所以王次仲为东汉人,造楷法和演绎八分书是有历史依据的。
第二种说法称“八分书”是隶书别称。
关于隶书及汉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秦隶,含可能对秦隶出现有作用的隶味古文。二是古隶,即西汉早期的隶书,笔画简易,有不明显波势。古隶同秦隶里都含有篆意。三是汉隶,形成于西汉后期,篆意已无,波势明显,蚕头燕尾,为成熟隶书。后代隶书基本是以汉隶为母体加以各种风格化而已。
认为“八分书”是古隶别称的说法,比如北宋大家沈括(1031-1095年)著中国最早百科全书《梦溪笔谈》,其中对隶书释义有:今世俗谓之隶书者,只是古人之“八分书”,谓初从篆文变隶,尚有二分篆法,故谓之八分书。后乃全变为隶书,即今之正书、章草、行书、草书皆是也。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多。
不过称“八分书”为汉隶别称观点的人不少。例如,当今最权威的辞书第六版《辞海》关于“八分”的释义是:“汉隶别名。魏晋时也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以示区别。……”清代名人纪晓岚(纪昀1724~1805年)在《阅微草堂笔记》
- 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中有:“军士凿井得一镜,制作精妙,铭字非隶非八分 -- 隶即今之楷书,八分即今之隶书,似景龙钟铭,惟土蚀多剥损,田丈甚宝惜之,常以自随,殁于广西戎幕。”可见纪晓岚也持此观点。
然而,唐代以前“八分书”是隶书别称的说法尚无当时历史文献考据支撑。唐初,楷是楷,隶是隶。后来,隶书成为真书的统称,包含汉隶、楷书等。或楷书称隶书,隶书称八分书了。
例如,孙过庭《书谱》:“且元常专工於隶书,百英尤精於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少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这里的钟繇专攻隶书应该是楷书或真书的概念。《旧唐书》 - 卷八十四》 :“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 ‘ 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徵曰: ‘ 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 太宗即日召令侍书。”
这里的隶书概念一样是楷书或真书。也许,唐代楷书盛行,汉隶被边缘化了,因楷书是汉隶演化来的,干脆延续历史仍然称“隶书”好了。而对于被边缘化的“汉隶”,则借用了“八分书”的旧名称。总之,考据唐代古籍,就是这么个习惯。事实上,这是唐代在称呼上的习惯,不代表符合整个历史史实。唐代对于“隶书”、“楷书”和“八分书”的称呼习惯,是造成“八分书”概念混乱的重要因素。
例如,孙过庭《书谱》:“且元常专工於隶书,百英尤精於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则馀真,比真则长草,虽专工少劣,而博涉多优,总其终始,匪无乖互。” 这里的钟繇专攻隶书应该是楷书或真书的概念。《旧唐书》 - 卷八十四》 :“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侍中魏徵曰: ‘ 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以论书。 ’徵曰: ‘ 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 太宗即日召令侍书。”
这里的隶书概念一样是楷书或真书。也许,唐代楷书盛行,汉隶被边缘化了,因楷书是汉隶演化来的,干脆延续历史仍然称“隶书”好了。而对于被边缘化的“汉隶”,则借用了“八分书”的旧名称。总之,考据唐代古籍,就是这么个习惯。事实上,这是唐代在称呼上的习惯,不代表符合整个历史史实。唐代对于“隶书”、“楷书”和“八分书”的称呼习惯,是造成“八分书”概念混乱的重要因素。
第三,关于“八分书是汉隶变体”观点,古今多有论述。
唐代书论名家张怀瓘《书断》中有:八分:案八分者,秦羽人上谷王次仲所作也。王愔云: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齐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八分。”
王次仲是秦还是汉代人,是个疑点。如前所述,一般认为王次仲生活在汉朝。他创八分书应该是在汉灵帝刘宏(156年-189年)时期,蔡伦(约62~121年)造纸后。过去书法理论只注意了字体本身的演变,缺少注意文字载体的演变。事实上,由于纸的发明和使用,才使得文字得以更广泛的传播。也正是由于纸的发明,才使文字跳出了竹简木牍的狭小空间成就了大幅书法艺术。也成就了张芝(~约公元192年)创立今草,因为只有在纸上,今草才可以书写得更加自如。同样,这个时期出现了“飞白书”。张怀瓘《书断》云:“案飞白者,后汉左中郎将蔡邕所作也。” “飞白书”传说是蔡邕见人粉刷墙壁感悟,然而在纸上可尝试,在简牍上将难以比试。
同理,王次仲变隶为楷乃至八分也应该与纸上书写文字的变革有很大关系。纸上书写文字与竹简木牍上书写,行笔习惯全然不同。《后汉书》
- 卷三十下郎顗襄楷列传第二十下》中有记载:“及灵帝即位,以楷书为然。”可见当时与汉隶不同的楷书已经出现了。当然,那时的楷书与现在的楷书有所不同,那时的楷书是隶书味的楷书。直到钟繇(151-230)以后,楷书才演变成为流传至今的正楷书体。后人将当时的楷书称“八分书”也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全唐文
- 卷七百五十九唐元度论十体书 》:“八分,後汉章帝时上谷王次仲所造。以古书字形少波势,乃作八分楷法,始有楷法也。其後师宜官蔡邕、梁鹄善之。故蔡邕《劝学篇》云:上谷王次仲初变古形是也。”
可以说,“八分书”为东汉王次仲所创,是汉隶变体,正楷前身的一种书体。特点是“少波势”。出现时期在《说文解字》成书后,既公元120年始,到钟繇《宣示表》出世后(公元230年前后)。为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度性书体。
这个时期八分书与汉隶、小篆和草书并行,历史上这个阶段的纸质书法已难寻觅,碑刻和简牍多以篆隶为主。特别是这个时间段只有100多年,八分书遗迹留存有限,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佐证。还别说楷味“八分书”,就是这个时期,史上公认的张芝“今草”和蔡邕“飞白书”,谁见过真迹?哪怕是摹帖。不过从一些汉魏留存的体势近似楷书的书法作品如《尹宙碑》上看,有一些还是可以看八分书楷意影响来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