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3

匾额联楹错字:孔府富贵无头 On Mispelled Characters in the House of Confucian

关于书法中错字的的讨论未有间断。这里讲的是大名鼎鼎的孔府里的联楹出现的所谓错字。

孔子故乡曲阜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实它不过是个县级市。2011年计算人口大约有60多万。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说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在此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其中三人在此定都。足见其时的文化之活跃。

今日它真正出名还是因为孔子。随着孔子社会单位的提高,孔庙、孔府、孔林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的孔庙占地达200亩;孔府占地达180亩;孔林占地达3000亩。此等规模连皇帝也是不能比,奢华之至。

孔府,亦称圣府,它大门“圣府”两个字是明代严嵩所题。但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清代大文豪纪晓岚的题联。纪晓岚在参拜孔子墓时,为孔府题写了一副楹联,

上联:与国咸休 安富尊荣公府第
下联:同天并老 文章道德圣人家

此联对仗工稳,意蕴不凡,书法自然流畅,文字读来非常大气。可是书法好像出了问题,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再看看下联中,也有一个字写得极不规范:“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


据说,纪晓岚写完这样对联后,从旁人读对联时的表情中,怀疑刚才所写的字里面可能出了点问题,低头仔细一看,果然有两个字笔误。他想,自己乃是全国知名大学士,又是当今圣上最宠的才子,无论如何也要将眼前这难堪的局面应付过去。纪晓岚不愧是大名士,脑筋一转,便伶牙利齿地主动向人们讲了起来。

他说是自己是有意这样写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寓意是“富贵无头”,盼望孔府家的后人,沾了圣人的灵气,日子越过越好;“章”字一竖直通到上面,寓意孔老夫子的“文章通天”、无与伦比,永远是天下第一位的。

纪晓岚的这番解释,抬高了孔子的地位,表达了对孔子后人的祝福和对“圣人”文章道德的崇敬之情,孔家人当然十分高兴。随即请人将这副楹联刻成吊牌,与严嵩的墨迹匾额“圣府”一起,挂在孔府的大门前。

纪晓岚的“笔误”,使得那副“无头富贵、通天文章”的楹联从此誉满天下,并号称“天下第一奇联”。“富贵无头,文章通天”,多么醒目;“与国咸休”、“同天并老”,多么贴切!让人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文才。

也有人说,纪晓岚是故意“笔误”,因为两处“笔误”都刚好在第6个字,目的是想让后人在祭奠至圣先师的同时,也记住历史上还有一个纪大才子。

从书法的观点来说,这两个字可能不算错字,而一般书法字典都有收集这两个字的这种写法。

Friday, December 20, 2013

谈草书艺术 On Cursive Calligraphy As An Art

我们说书法是一门艺术,因为书法可以抒情写意。书圣王羲之说过:"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就是说""存在于点画之间,而不是在点画的表面,这种""是玄妙的、高深的,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他认为""是书法的最高境界。

王羲之:丧乱帖
最能表现书法艺术的抒情写意,有人认为是草书。讲书法艺术不谈草书,是叶公好龙。

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发展史,书体的演进总是“真”与“草”同时并存,相互影响相互转变的,篆衍生为隶,隶转化为章。自章草发展至小草乃至狂草,标志着一种摆脱了实用意义的书法。

发展成为一种纯观赏性的艺术,在结字上改变了楷书的可识性,虽有一定法理,然字形可根据作者随心所欲变化与抽象,草书通过线条运动的律感、张力,布白章法的虚实节奏,经过书家心灵洗练之后,来表现其精神世界的意象与情境,正如唐孙过庭《书谱》所说:“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可是这是不易理解的。古代最典型的例子要算东汉的赵壹。这位颇具盛名的辞赋家对草书的看法是:“草书非圣人之业。”可是他说学草者专用为务,钻坚爷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腮出血,犹不休辍。本来是讽刺之言,却恰恰显示了草书艺术的感染力。

先谈线条。由于书法单纯靠点画线条来完成艺术创作,因此对书家把握驾驭线条的技巧要求更高。”草书的线条不仅变化丰富,而且感性成份很丰富。

《书概》说:草书之笔画,要无一可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地师问地,先辨龙之动不动,直者不动而曲者动,盖犹草书之用笔也。” 所谓“世间万物皆草书”,只有草书的用笔可包容一切笔法、中锋、侧锋、方圆、疾徐、涨墨、飞白,尤其是狂草的节奏是狂欢乱跳式的,是书法中最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书体,草书虽与其它书体原则相一致,然草书的笔法特点更为强烈。

再谈关于结字、布白。真书(篆隶楷)的结字偏向于规律化与装饰化,其分间布白极讲究平衡与和谐,而草书的结字布白,因人因时而异;偏向于多变性与自然趣味。

《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楷书、隶书、篆书作品都可以加以界格。行书、小草也可以应用“乌丝栏”,但绝对没有大草的作品加以框架的,所以大草的布白显得诡谲、神秘,同时也给书家在布白上充分的创作自由。

最后谈创作。《书概》说:“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是因为真体法多于意,易见功力,而草书意多于法,创作中驰骋发挥的余地更大,最易见其才情。草书的创作,书家常常忘乎所以,精神上达到一种自我超越的状态,加之“无意识”因素的参与,信手涂抹,其作品就自然而然地渗入了书家精神和意绪的痕迹,通过流畅飞动的线条与内心的激情,将兴发感动的生命表达出来。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可是它是不是抒情写意艺术的极品,历有质疑者。与其《丧乱帖》比,那呼天抢地、披头散发的风烈,雄强惨淡的风情可以说保存了下来。区区八行,由行入草,正说明感情变化的急遽。

Friday, December 13, 2013

谈草书的学习 On Learning of Cursive Style of Calligraphy

学习草书,一般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草书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二是如何学写草书。

草书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一般而言,学习书法的顺序是真书,行楷,行草,草书的顺序。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真书如站立,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真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篆、隶、楷。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并且环环相扣,在没有打好扎实的基础的情况下不适合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至于一个人要多久才能打好扎实的基础,那就要看个人的天分与努力。因此学习草书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时间限制。对于学书法的孩子而言时间久一点比较好,因为孩子对写字并不十分了解,并且理解能力也和成人有区别。我们甚至可以不鼓励在校的学生学草书。

如何学写草书?学习草书首先遇到的就是“识草”的问题。这一点与学篆有相似之处。字尚不能识又怎样去写呢?当然,这里所说的不是必须将所有草字全认下来后,再解决书写的问题,而是说识草是学习草书的一个前提。实际上,是边解决“识”又边解决“写”,二者或者说同步的。

这个过程的最重要学习手段就是临帖。临什么帖?

学习草书当然最好是从临章草开始。但是,在今天,多数人写书法的道路是由真书(楷或隶书)写到行书,然后逐渐写到行草,在行草中的草书多是今草,所以很自然的就从今草临起。

可是,不管是从章草还是今草入手,一开始一定取法要高,不可随便看到什么就临写什么。

以前谈过隶书与章法的学习,现在谈谈今草的学习。
隶书法帖: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12/11/model-calligraphic-works-of-lishu.html
如何学习章草: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13/08/how-to-learn-zhang-cao-calligraphy.html

我个人的看法是,草书基本是帖学,而帖学必尊二王。孙过庭说:右军之书,代多称习,良可据为宗匠,取立指归。所以,建议最好从王羲之的《十七帖》开始。这是王羲之写给朋友与亲人的26封书信,虽非章草,但很少字与字上下连绵,草法谨严而又雍容洒脱,认真临摹能为草书打下很好的根基。可化一年的时间在临写《十七帖》。

临了《十七帖》,接下来可以临孙过庭的《书谱》或者是智永的《草书千字文》,或两帖都临。孙过庭是初唐人,他学王羲之的草书几可乱真,所以写他的草书,方向是不会错的。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虽然有人说他半得右军之肉,意思是没有完全得到王羲之的内擫法,他的字筋肉偏多,骨力稍弱,但草法严谨,气度温和,加之《千字文》千字不重复,应该是很好的草书范本。这又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今草立定根基后,唐人的狂草也可以学习,那就是张旭之《古诗四首》与怀素的《自叙帖》。

当然,也可以进入草书的创作。我们说,真书练笔法,行书练结字。而草书当然就练章法了。而练章法,必然要学明代以后书家的字帖。所以自然就必须涉及王铎、于右任等人的草书了。

学习草书,最忌求脱过早,不能临帖很少就开始写作品。草法还不熟,行笔如覆薄冰,勉强把字了出来,谈不到笔力、气势。王铎那样的大书法家,成名之后,还坚持一日临帖,一日应酬,他的许多大尺幅作品,内容往往还是临帖。

个人风格的形成,是在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透彻地领悟之后,不可能一蹴而就。学习草书尤其是这样。

Friday, December 6, 2013

文书双绝话书谱 Sun Guo Ting’s Treatise on Calligraphy: Excellence in both Calligraphy and Discourse

谈到今草,还要提到谈到唐代书法家与他那被誉为文、书双绝的《书谱》。孙过庭是唐代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这不仅是其以今草书法著名,而且因其所著《书谱》阐发的书学理论而为后世所重。


孙过庭,字虔礼,自称吴郡 ( 今苏州市 ) 人。孙过庭的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生于648年,活不到50岁就去世了。他短暂的一生中,命运舛厄,仕途坎坷,只做到“率府录事参军”,故又称“孙参军”。

由于怀才不遇,他便把自己的才智寄托于翰墨之中,“无间临池之志”。他尤以今草书著名,其所著《书谱》妙在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家的理论,被誉为文书双绝之作。

先谈其文。通观《书谱》全篇,要点有六:

其一,追溯书史,推崇王羲之书法之美,提出了书法的“质”与“文”问题,强调必须在内在美“质”上下功夫,“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二,自叙学书之体会,指出学书入门的要领和书法创作的条件。强调学书,既要讲究基本功,更要善悟,追求字外之功,达到“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地。同时指出了书艺创作中的“五乖”、“五合”问题,指出了思想心理、时间条件等因素对书艺创作的作用与影响,得出了“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的结论。

其三,对前代书论进行分析辩误。指出《与子敬笔势论》并非羲之所作。

其四,提出了书法的本质“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提出了书法意象美的美学观点。

其五,总结了学书之要领,提出了学书的“平正”与“险绝”的辩证观点

其六,述当代评书之弊。指出要准确科学地评论书法作品的优劣,就必须认真研究书法之理,深知书法之妙。为书法评论家提出了很高但却是最起码的要求。

两汉以来论书之作甚夥,而此篇言简意赅,不蹈空疏,委曲切实,于“执、使、转、用”之际,阐述颇多精义,为故代论书名作。

手迹卷首题“书谱卷上”,篇末记“撰为六篇,分成二卷”。宋代以后所传,仅见三千七百余言,学者多疑有脱佚,近人朱建新考北宋以前论书者所称引,无一语出于今传本之外,而论文亦首尾完具,无以复加,故推证应为原文全篇。

再谈其书。《书谱》以今草书写,分上、下卷,款署垂拱三年写记。存纸本墨迹上卷,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载:卷高八寸五分、横二丈八尺七分,凡三百七十行。

孙过庭善真、行、草诸体,最负盛名的还是他的草书。其草书取法二王而稍变,才华横溢,清新流美,为后学之典范,开中国书法史上抒情写意草法之先声。

传世作品《书谱》 足以代表其书艺风貌。书法二王,笔势坚劲,后半卷愈益恣肆。唐代窦臮虽有“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之评,而明代王世贞称:“美璧微瑕,故不能掩也。”

《书谱》的意义有二:一是立今草典范,二是传书法观点。《书谱》为孙过庭的墨迹,神采焕发,自然天成,烂漫多姿,别具风神。中锋用笔,圆润流美,使转灵便,韵味深厚,得二王草书之神韵,又自出新意,不落二王成套。笔势纵横,墨法清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首尾圆合,耐人寻味,达到了文中所谈的“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极高境界,被孙承译评为“有唐第一妙腕”。

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

Friday, November 29, 2013

草中之龙十七帖 Shiqi Tie: A Model Work in Cursive Script

中国书法家被称为者,大概只有写草书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张旭被称为草圣,当然是因为他的草书写的好。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那是因为他的各体书法(包括草书)都好,再加上他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书法改革之风,自创新体。

在王羲之之前,草书多是尚存隶意的章草书体,王羲之把章草变为今草经典之作的代表就是《十七帖》。这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自唐朝以后,人们学习草书王羲之《十七帖》当成范本来临摹。所以,历史上很多书法家都留下了临习之作。这些临习之作有些属于意临,也就是在临摹的同时带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有些临摹之作则比较忠实于原作的风格。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临作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宋·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临习《十七帖》的作品是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讲堂帖》是《十七帖》中的—件作品。我们若把苏轼的临习作品与《十七帖》中的这—段进行对照,则会发现苏轼的临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的,尤其是笔画的形态,有苏轼自己的行书特征。苏轼在这件临作的结尾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他自己认为点画不相似,但感觉到抓住了原帖的精神气质。《临王羲之讲堂帖》行笔流畅,字形大小相兼,线条厚重而不乏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在书写时速度并不快,有优游不迫、闲散自适的境界,这一点正好与王羲之原作的精神相契合。另外,字形上也基本依照原帖,所以这仲临作应在似与不似之间。

元·康里子山《临十七帖》

元朝书法家康里子山的临作也非常经典。康里子山是元朝继赵孟頫、鲜于枢之后的一位成功书法家,草书是他最擅长的书体。他的临作与前面所介绍苏轼的临作在风格上有些不同。从形式来看,此临作更接近王羲之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与当时人们的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元朝书法家不像北宋时期苏轼等人那样强调自出新意,而是重视真心诚意地去学习古人,保持传统,甚至在自己创作时也是这样。我们这里选择的是康里子山《临十七帖》中的一段,叫做《诸从帖》,从点画到字形,都很接近王羲之原作,笔画简洁有力,笔锋峻爽,使转自然,一些连绵的线条也都非常遒劲,看得出作者对原帖非常熟悉,所以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当然,这件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字形比原作窄,章法安排上更加紧凑,不像原作那样宽松闲散。

明·胡正《十七帖》

明朝有许多书家都留下了《十七帖》的临作,较有特色的有胡正、项元汴、董其昌等。胡正是明朝初期的书法家,在历史上名气不大。明朝初期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评价他“草书用笔如篆”,这是针对他的创作来说的。他没有留下自己创作的作品,我们很难对他的艺术成就作总体的评判。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他临写的《十七帖》—诵(见图)。从这件I临作来看,他曾对《十七帖》作过深入的研究。他的临作含蓄灵动,中规入矩,整体风格靠近赵孟頫。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明朝初期的书法家大都受到赵孟頫书风的影响。

明·项元汴《十七帖》

与胡正的临作风格相似的是项元汴。他是一位大收藏家,平生收藏的法书名画很多。他本人电擅长书画,不过在历史上更以鉴藏闻名。故宫博物院收有他临写的二王法帖一卷,其中有《十七帖》中的内容。他临写的思路和胡正基本一致,都是尽量与原帖靠近,用笔灵动,有秀润之气。我们开始学习《十七帖》,首先是要做到形似,从临摹人手,因而上述这两位书法家的临习之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明·董其昌《逸民帖》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很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擅长行草书。对于艺术,他主张要得到古人之神。他的理想是一种书卷气的萧散淡远,落实到技巧上则是无须过分用力,只要很随意地书写。他的书法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的风格——用笔很轻灵,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给人的感觉很飘逸。他临写的《逸民帖》(《十七帖》中的一种,与他的指导思想是合拍的。该件临作不太关注是否与原帖一致,很多字都有重新改造的痕迹,章法安排也是顺其自然,行与行之间很松。该临作虽然不追求与原作的相似,但作品的趣味还是非常传统。

明清之交·王铎《诸从帖》

明清之交王铎临写的《诸从帖》(《十七帖》中的一种,也很有名。他是这个时期的一位书法大家,平生花了很大精力去临摹魏晋时期名家的作品。据说,他一天临帖,一天写作品,这样坚持下来达几十年之久。他把王羲之草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留下来大量的临习之作。有些是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习,有些是自己发挥,水平都非常高。这仲临作属于前一种类型,即按照原作的格局临习,每行的字数少有差异。当然,像他这样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不可能一点一画照着原帖依样画葫芦。他的这件临作整体风范圆转舒和,显得得心应手。此外,该作还增加了一些牵连,笔画也没有原帖那样多的方折,可以说既遵从了原帖的精神,又有了自己的变通。

Saturday, November 23, 2013

怀素:自叙帖 Huai Su's Autoboigraphical Notes

颠张醉素指的是唐朝狂草大家张旭与怀素。谈到狂草名帖,张旭的《古诗四帖》与怀素的《自叙帖是不能不被提到的。怀素的《自叙帖》更是被认为是中华第一草书,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自叙帖》系纸本草书。卷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自叙帖》传世墨迹有三种:一在武功苏子美家,一在蜀中石阳休家,一在冯当世家。苏氏所藏即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首六行早损,为苏舜钦补书。今人考证为宋人摹本或临本,现影印出版,局部均为原大。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自叙帖》的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唐任华有诗描绘了怀素作书场面:“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 可见,怀素书写《自叙帖》时是一种“进入癫狂状态的创造美、人性美的淋漓尽致的表现”,昂扬激越,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和想象力。

草书最能表现书家心境,而“醉书”更将个性、意气和不可遏止的激情,连绵不绝地任笔流淌,超然自得。怀素酒酣兴发,进入“忘我”之境,又将“自我”化入笔锋,尽情释放,于潜意识功能作用中,达到如得“神助”的意外效果。怀素自己的描述是:“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怀素作品风格可分为三种: 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如《圣母帖》、《食鱼帖》、《苦荀帖》、《藏真帖》,保留晋法甚多。其中,《圣母帖》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三是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

《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为草书长卷,以瘦劲、细挺的线条为主,用笔迅捷利索,随势提按,粗细变化微妙。清代安岐称赞此“大草书,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明代文徵明谓此帖:“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Friday, November 15, 2013

怀素:一个吃鱼的和尚 Huai Su: A Monk Who Ate Fish

怀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杰出的书法家。僧界狂人,耳熟能详的当然算是济公和尚,而怀素仅为文人雅士所传颂。怀素做和尚确实出了格,因为他坏了佛家许多的清规戒律,食鱼又吃肉,还喜欢饮酒作乐,不分场所,到处涂写,遇到墙壁写墙壁,遇到衣物写衣物……人人见而避之,却又心怀崇敬。他真实、可爱,不受世俗羁绊,不受佛家所囿,自然少了非议而被认同。

怀素传世墨迹,共有四帖:《自叙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现藏辽宁博物馆,《食鱼帖》曾藏山东青岛博物馆,现藏山东青岛图书馆。这里要提一下《食鱼帖》,因为怀素在《食鱼帖》中提到“食鱼食肉”的现象。


《食鱼帖》,亦称《食鱼肉帖》八行,古摹本。五十六字。29×51.5cm。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鉴藏印。他在《食鱼帖》中这么写: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①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②。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③日怀素藏真白。

注:① 常流:凡庸之辈。②此字左半已破损。③此字残损。

从这幅狂草手札,鱼成龙,腾云驾雾,旋风聚雨,一个旷达襟怀和极具个性的“狂僧”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高迈之情,豪爽之意破墨而出,超群拔俗又在尘俗里。食鱼又吃肉,虽然犯了佛家戒律,却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杨秀发在《怀素的时代及其身世》一文中认为,南宗禅在惠能的弟子怀让(677744)时期,于戒律的修持上出现了松动。当有僧徒问是否可以吃酒肉时,怀让答道:“要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由于此时的南宗禅并未达到晚唐的狂禅阶段,禅僧的思想处于发展演变期,人们对禅僧不守戒律的行为还不太能接受。因此怀素一方面饮酒食肉,一方面又常常感到不便:“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


《食鱼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风格在真迹《苦笋帖》、宋拓本《律公帖》等之间,结字亦近宋临本《自叙帖》。亦有评者以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所见只有唐摹《万岁通天帖》,能与比拟,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就高古作品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定家徐邦达先生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食鱼帖》经北宋人吴吉吉题跋,又钤有元代赵孟兆页、乔篑成、张晏、张雨,明代项元汴、项笃泰、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鉴赏家印88方,历四朝,传千年,流传有绪,是现存怀素四件公认传世作品中的佳作,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Friday, November 8, 2013

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Huai Su: Whose Calligraphy of Cursive Script is Unmatched

唐朝草书三杰中,贺知章比较少为人知,而怀素与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颠张醉素


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今长沙)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释长沙。《高僧传》记载,怀素的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钱师,小钱师

怀素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明好学,做事少年老成,甚得父母钟爱。因此人人说他学必成功,才当逸格怀素十岁那年,发出家之意,急得双亲唉声叹气,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所谓猛利之性,二亲难阻。他在《自叙帖》里也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惊人的。李肇《唐国史补》中曾描写道: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集埋于山下,曾曰笔冢怀素别传》说:怀素家贫,家里买不起纸,只好在寺里的墙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又说,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剪其叶以供挥洒。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以致把盘、板都写穿了。怀素弃笔成冢,盘板皆穿的勤学苦练精神,难怪李肇说他有笔如山墨作溪他还不辞辛劳,千里求教,可见其专学之毅力,其草书风格,为历代书家所钦羡


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敢从破体变风姿,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著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大器的秘奥所在

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怀素二十二岁。这年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被怀素找到求诗。两人虽是忘年交,李白精神十分振奋,当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赞扬他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怀素的狂草风格是糅取各家之长而形成的。他兼容并蓄地把篆书、隶书、蝌蚪文、虫书、稿草、章草、飞白等笔意容纳在其中。所以有人说狂草的瘦劲朴野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背向则出于飞白;沉着痛快则出于章草


黄庭坚说过,数百年来只有三个半人懂得这个道理。这三个半就是张旭、怀素和黄自己,苏舜钦只能算半个。他说: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