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得到确立,是以王国维在20世纪初期的论著为奠基的。王国维美学的初衷基本是为自我寻找一个人生的终极归宿,一个人生境界,因此是他的美学一开始就包含了与西方美学的深刻差异。这个差异也奠定了20世纪中国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基本差异。
西方美学在16世纪左右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美学的发展阶段。围绕认识论,西方近代哲学形成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的对立。经验主义推崇感觉经验,贬低理性思考的作用,其基本特点是从感性经验出发,强调美的感性特点,认为美即愉快,审美和艺术主要是感官、想象和情感活动,忽视理性的作用;理性主义夸大理性思维的作用,否认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其基本特点是从理性观念出发,强调美的理性基础,认为美在完善,艺术要符合理性原则,忽视想象和情感的作用。这两大哲学倾向和派别的对立直接影响到美学发展。
18世纪末康德从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批判中认识到知性与感性结合起来的必要性。他以经验派的快感结合理性派的“符合目的性”,提出美感虽是感性经验却有理性基础、理想美在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的观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指出,美只关乎形式,而不关乎质料;只关乎时空构形,而不关乎内容意涵。这开启了西方形式主义美学的走向。
王国维根据康德的美学理论,确立了“一切美,皆形式之美”的基本美学观念,并于在1906年至1908年间撰写的《人间词话》完成了对康德等人美学与他的中国艺术经验结合,提出把“境界”作为艺术作品的本体特性。但是,他的美学理论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经验、心理层次上的探讨,还没有提升到艺术的形而上层次,对之做哲学的把握与阐述。因此他的“境界”论本质上还只是传统中国艺术的“意象”层次,而不是“意境”层次。
宗白华则是在艺术的形而上层次进行中西传统艺术的比较,阐发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并进一步把“意境”确立为中国艺术的形而上本体。宗白华美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1. 把艺术品德存在划分为“形”(形式)、“景”(形象)、“情”(情感)三层结构,并确认“形式”是艺术品最本质的层次。
2. 强调艺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材料象征化、形式化,以表现生命的意境。
宗白华则是在艺术的形而上层次进行中西传统艺术的比较,阐发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并进一步把“意境”确立为中国艺术的形而上本体。宗白华美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1. 把艺术品德存在划分为“形”(形式)、“景”(形象)、“情”(情感)三层结构,并确认“形式”是艺术品最本质的层次。
2. 强调艺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材料象征化、形式化,以表现生命的意境。
3. 揭示中西艺术的本质性差异,在于中西艺术分别从不同层面把握和表现宇宙生命形式。西方艺术从物质结构、数学天文出发,以把握宇宙存在的数理性的秩序;而中国艺术则从生命运动的直感出发,领悟宇宙运动的节奏和韵律。把自我的生命投入宇宙生命的整体运动中,体会和表现这个运动的深远意蕴,则使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对意境的创造。
从王国维的境界概念,到宗白华于1943年3月在《时与潮文艺》创刊号发表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意境作为中国美学核心范畴地位大致被确定,虽然宗白华所谈的意境,由于被“艺术”一词限定而缺乏哲学视野和历史发生的深度追问。
当代美学家叶朗在1985年出版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对中国美学史的范畴、命题做了系统的梳理与阐述,并把它们放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体系中加以阐发。其中以下命题值得重视:
1.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1. 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2.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
3. 意境是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4.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特点在于重视内心的感发。
5. 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妙”是个比“美”更重要的范畴。
叶朗也对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做了概括:意象的基本规定是情景交融,任何艺术都要创造意象,因此意象是一切艺术的本体;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的一种类型,它的特殊规定是超越具体物象、情感的,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
书法美学意象研究也因此一直是书法学界所关注的话题。可是,比起哲学界和美学界对于“意象”已经有完善的理论成果,书法学界对“书法美学意象”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并没有明确建立起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