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7, 2015

楷书的发展历程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sed Script (kaishu)

汉代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即楷书)、行书。隶书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孕育着楷书。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期,唐朝的鼎盛期和清朝的复兴期,是楷书艺术史上的三个重要时期。

1. 楷书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除西晋外)的大部分时期,处于分裂混乱的局面之中,朝代更替频繁令人惊奇的是,可是初生的楷书此时非但没有因社会的动荡停滞不前,反而有了很大的发展。楷书在这个时期努力地摆脱隶书的羁绊,从而表现出兼具隶书简朴厚重与楷书轻便灵动之美。

楷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在此时期,出现了鈡繇、王羲之、王献之三位大师,他们楷书充分表现出一种平和自然,清丽婉约,含蓄典雅之美。

其后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由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过度书法 -- 魏碑。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南朝禁碑,故碑版很少,北朝仍沿袭东汉以来树碑立传的风气,所以碑刻丰富无比。已出现于公元500年前后的大量北魏显示这些楷书揉进了少数民族(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骠悍朴实的秉性,呈现出粗犷雄强,拙朴浑厚,富有自然天趣的特有风格。同时,因为魏碑楷书尚处在未最终定型的过渡阶段,故点画结体较自由,变化大,多姿多态。可是这种放荡不羁的山野气息,为崇尚冲淡、含蓄、典雅的传统审美心理所不容,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对魏碑反应很冷淡。

2. 楷书的鼎盛期: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四大家其中三位(欧阳询、颜真卿与柳公权)出自唐朝。

唐代是历史上最重视书学的一个王朝,产生了众多的书家和精美绝伦的名作,楷书集前代大成并形成“尚法”的格局和特色,无论是追摹清丽婉约书风的初唐楷书,还是落脚于务实尚俗的中、晚唐楷书,也无论是温文淡雅,外柔风刚的虞体,还是险劲峭拔,平中寓奇的欧体,或流丽飞动,纤劲秀美的褚体,雄强深厚,凝重端庄的颜体,方折俊丽,瘦硬骨胜的柳体,无不在点划结构;用笔态势上,突出一个“法”字。“法”的形成,是楷书高度成熟的主要标志,也垒作了一座楷书的高峰。

可以说,楷书到了唐代,完成了由“过渡型“向”成熟型“的飞跃,取得巨大成就。楷书在魏晋南北朝已有相当的发展,已经历了隋代的总结,唐太宗李世民爱好并身体力行的学习书法,而且将《楷书遒美》作为选官吏的标准之一,极大的刺激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热情;太宗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以及窦后、武后等,也都爱好书法,这些因素都对书法的发展,是一个较持久的推动。

3. 楷书的复兴期:清朝

可是自宋代起,书家开始对唐代楷书持批评态度,致使楷书进入低潮,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景气。这主要的原因是楷书已最终定型,字体内部缺泛变革创新的因素,印刷术的流行,大大减少了手书正楷的需要,文人学士便将兴趣转移到更适合于抒情达意的行草书上,决定了楷书自宋代起就步入了衰途的命运。

到了清代知识分子为了避免文字狱,走上金石考据的治学道路,而这时汉、魏、南北朝碑刻不断出土,人们除了证经考史之助外,碑刻上的文字也为书法提供崭新的资料,到了清代中叶碑学风气渐开,碑学书法家不断涌现。

当时的集大成者刘墉和邓石如开创了碑学之宗,阮元和包世臣总结了书坛创作的经验,咸丰以后碑学尤为昌盛,前后有康有为、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等大师成功地完成了变革创新,把碑学推向了顶峰,并一直影响到当代。

金石考据学家在访碑活动中对唐楷和魏碑进行审美比较后,逐步接受了魏碑的丑拙雄强之美,尊魏卑唐代表人物康有为更言辞偏激地批评唐人书法“专讲结构,几若算子,截鹤续凫,整齐过甚。欧、虞、诸、薛笔法虽未尽亡,然浇淳散朴,古意已漓,而颜、柳迭奏,澌灭尽矣”,并谓“若从唐人入手,则终身浅薄,无复有窥见古人之日”。(广艺舟双楫之卑唐第十二。)

清代让楷书越过馆阁体的束缚,直承北朝碑刻文字,并形成了清人的品味。清朝楷书虽然未能达到篆隶书的成就,但于姿媚中饶古泽、平直中寓变化,一洗帖学习气。

Friday, March 20, 2015

楷书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he Standardised (Kai) Script

讲楷书的起源,必须认清一点,就是楷书和其他字体一样,是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一两个人独创的结果,虽然历史上一些人在实践总结、整理和提高规范做了极大的贡献。

伴随着历史发展的需要,篆隶楷行草字体经历2000多年,以实用性作为最主要动力,不断地演变,可以说最后一劳永逸地定格在楷书上。自楷书问世后,再也没有新的书体出现,就算是简化(体)字的笔画都是依据楷书进行设计书写体与印刷体的。

关于楷书的起源,历代书法史论著和文学专家、学者著说颇多,虽然比较一致认为由隶书演变而成,但是也有不同意见。

1. 楷书从章草出之说

当代蒋彝是这种学说的学者。蒋彝在其《中国书法》一书中指出:“按照年代顺序的记载,严格地说,楷书并非隶书衍生出来的,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叫做章草的书体……章草中的每一个字在书写时是分开的,这就与后来的草书不同,笔画的起伏变化无疑是来自隶书,特别是从八分书体中衍生出来的。……这种规则的书体是修改后的隶书的结合体,它既保持了方正的特点,又有上面提到的章草简捷的特征,曾经有一个时期,隶书有时也叫做楷书……在楷书中,有一种笔画平直,形体方正的书体,被冠以‘正书’的头衔。” 
 
2. 楷书从行书出之说

当代文字学家裘锡圭提倡楷书是由行书演变出来的学说。他认为两汉时代通行的主要字体是隶书,辅助字是草书;到了东汉晚期,在隶体和草书的基础上形成了行书;大约汉魏之际,又在行书的基础上形成了楷书。我们所知道的最早楷书书法家是钟繇及其所写的《宣示表》。他认为《宣示表》等帖的字迹是脱胎于早期的行书,因为如果把规整一派的行书写得端庄一点,把早期行书里已经出现的横画收笔用顿势的笔法普遍加以应用,再增加一些捺笔和硬钩的使用,就形成《宣示表》那种字体。

裘锡圭在《文字学概要》里断言:“钟繇的行书本来就比一般的早期行书更接近楷书。他在一些比较郑重的场合,如在给皇帝上表的时候,把字写得比平时所用的行书更端庄一些,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楷书。”

3. 楷书从章隶或古隶母体出现之说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书法理论教研室主任书法博士戴家妙于200104月第二期《书法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上发表《关於楷书书体的概念与发生、发展过程》的文章中认为楷书从隶书中演变而成的说法有破绽,因为东汉隶书已是相当的精致,书写的技术含量已经当代高,楷书很难说就比隶书更加精致雅观,相反还多了一些粗犷的气质,所以楷书从隶出的说法在这点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他认为隶楷都是从草隶或古隶母体演化而来的,隶书成熟得快,楷书成熟得慢。这是因为:

一:隶书在东汉被官方定为通用字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楷书的成熟过程;

二:西汉时期大量使用木简、竹简作为书写材料,在物质上促成了隶书的早熟过程。

4. 楷从隶出说

一般的说法,今文隶书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发展为草书,一是发展为楷书;同时在楷书与草书之间又产生了行书。楷书的形成有隶书的因素,也有行书的因素,因为它是产生在隶、行通行的时期。

楷书传说是汉上谷人王次仲开始作楷法,少波势,字以方广,字方八分。可见最初的楷书体是缺少波磔的隶书,如武威汉简中这些字,如果用逆入回锋等楷书笔法来写就是楷书。从这变化中,可以看出楷书笔法比隶书要复杂和丰富。所以,隶书在楷化过程中,往往是先在结构上变化。楷书化进一步发展,楷书的结构和笔法更成熟,隶书的成分越来越少。传说汉魏的钟繇,对使楷书脱去隶书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楷圣”。

Friday, March 13, 2015

楷书的名称 On Naming Kaishu (The Standardised Script)

我们说汉字有篆隶楷行草五体。其实书法史有个现象,即“书无定名”,先有书体,后才有人命名。如篆书出现于周秦,命名在东汉;八分书流行于东汉,魏晋时才得名。

楷书与隶书命名和使用一直以来都复杂和混乱。南宋高宗赵构明确提出“篆、隶、真、行、草”五种字体的称谓以后,“隶”则专指汉代的标准字体隶书(也称“八分书”),“真”则是专指由隶书直接简省、快写演变而成的楷书(又称正楷)。

可以说,自楷书的概念出现以来,人们对这种实用又普及的字体的认识还不尽统一,古代文献与史料记载中有关楷书的内容与名称也是称谓纷纭,解释很多,始终没能够把楷书的命名加以区分鉴别。所以,历史上不同时期,对楷书的称谓也不相同。

“楷书”的名称始见于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韦诞字仲将,京兆人,善楷书。”因为没有文物佐证,这里所说的“楷书”与今天我们所习见的楷书是否一致,很难判定。因为唐代以前,人们习惯上多称楷书为“隶”。主要是由于处于草创时期的楷书,仍然较多地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以及人们对隶书概念习惯的延续。如在《隋书》中就有“又聚魏以来古迹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妙楷台,藏古迹;西曰宝迹台,藏古画”的记载,其中的“楷”字就与楷书无关,是楷模、范本的意思,泛指当时所存的一切书法字帖。

但是西汉也有把隶书称为真书,如《史记》“三王世家”中褚少孙说:“论次真草诏书。”当时所说的真书,实际上是指“正体书”,包括隶书、八分、正书。楷书在汉代也是“正体书”的别称,南北朝时仍沿用。南朝称楷书为正书、细书和细楷。唐代称楷书为“真”“正”,但在书法评论中,学者则自然大量使用“隶”“正隶”来指代楷书概念。这一现象一直到北宋时期还有出现。

可以说,楷书与八分、隶书、真书、正书、正体书等存在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的情况,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唐徐浩称“钟(繇)善真书”。米芾云“字之八面,唯真楷见之”。欧阳修称楷书为“真书”,苏东坡称楷书为“正书”。

北宋以后,“楷书”之名才开始逐渐通行起来,并取代了正书的称谓。

因此,我们在阅读北宋以前学者撰述的书论时,应该弄清楚文中所言的“隶”,应该指的是汉代的隶书,还是指的魏、晋以后的“楷书”,以避免因概念混淆而引起的认识上的错误。

古人之所以在楷书的名称上有这样多的出入,原因在于对“楷”、“正”、“真”等字义理解上的分歧。“楷”含有法则、楷模的意思,“正”、“真”也含有标准、准则,合乎法度、规律的意思。篆书、隶书和楷书无疑都具有整齐、端正的风格特点。所以,正书或真书的外延要比楷书的外延大,可以说是篆、隶、楷的合称。

当代学者欧阳中石在《楷书浅鉴》中指出:“其实,当时所指‘真’、‘正’、‘楷’、‘隶’都是一些灵活的名称。凡当时书体之比较规范者,都名之曰‘真’、‘正’,因其端整可为楷模者,名之曰‘楷’。也有人认为,楷就是楷则,即规矩工整的意思,因而篆有篆楷,隶有隶楷。这也是一家之言。为了明确起见,我们现在所说的‘真书’、‘正书’、‘楷书’,对是针对今天通行的楷体字而言。”(见欧阳中石:《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教材·楷书浅鉴》,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参考资料:


Friday, March 6, 2015

王运开:简繁之争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Writing Scripts

自从简化字在中国大陆被规定为官方正统文字系统以来,半个世纪过去了,还是个议论不休的议题。

有人问我,从书法角度,是不是应该放弃简化字?

我的回答很简单,写书法的人有很多字体可以选择,简化字的出现只能说是给书法家多了一种字体的选择,并不影响对书法的学习。对不喜欢的字体,可以完全不去理睬。

汉字有两种体系:官方的正统字体与非官方的字体。非官方的行草一直在民间与书家之间流行,没有争议性;而正统的篆隶楷才是官方关心与要规范的字体。

正统文字的改革本来就是政治性的,也有渐进式与大刀阔斧式。秦始皇"书同文"政策应该算是大刀阔斧的文字改革,我们现在历史回顾,觉得是历史大视野,可是当时文人雅士中可能也有不少暗中搥胸痛哭其本土文字之消失。隶揩之出现,可说是渐进式的,但是要成为正统文字,必定需要皇帝的御准。

简化字成为正统,看起来是大刀阔斧,其实有防止汉字完全罗马拉丁化的时代背景,是动荡大时代背景下政治性的折衷的文字改革方案。以毛泽东的古文修养与当代书圣及国家主席的崇高地位,也无法平息改革者如鲁迅之流的压力,以"多一种字体也不错"(指简化字)来消除压力。

(注:据说当文字改革方案呈交给毛泽东时,毛泽东以"多一种字体也不错"的批语而确定了简化字成为新中国的正统字体,并否定了汉字完全拉丁化的方案。)

正统文字,从官方角度,一向是迎新弃旧,而民间却是对旧体一直不离不弃。就是说,篆书在汉代被隶书取而代之成为正统,官方就只用隶书,而民间则各体包括篆书照用不误。相同的,楷书成为正统后,官方就不用隶书了,可是民间还是照用不误。现在中国大陆规定简化字为正统字体,官方当然就不用其他字体了,可是这并不能禁止楷体字在民间尤其是在书家间流行,其他字体篆隶行草就更不用说了。

当代简繁之争,其实是简化字与楷体字之争,与其他字体篆隶行草是没有很大的关系的。

就是说,学隶书的人,根本就可以不管楷书。虽然,相反的,学楷书的人,如果有隶书知识,学起楷书就容易明白文字的演变了。所以学书法的人谈"取法乎上",讲的是学习书法应从较早的字体开始。喜欢古文,当然要学篆书。学今文,隶书为今文之祖。

不少写书法的人,真心认为简化字不美。审美观是一种传承,不易改变。受到传统美感潜移默化的人,要接受新思维是渐进式的。

我个人并不鼓励书法从楷书开始,而是走隶行草的道路,可以完全不理简繁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