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象形的篆到形象的隶的演变,导致古篆今隶文字形体的根本性变革。隶变不仅改造了整个文字体系,而且把书法艺术带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这种改变,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改变了笔势。大篆体系笔势盘曲缠绕,木牍化曲为直,改垂引为斜出,已出现了隶书的笔势。
3。出现了新的笔顺。笔顺在书法中始终是值得重视的,中国书法被视为“时空艺术”,时间观念的引入的支撑点之一便是笔顺——点画之间的书写程序。有了书写程序的固定,稳定了后来的书写结构,使字体的演变不至寸:错讹横生。书写程序的简化,又隐藏着后世草书无限丰富的变化。
3。笔画连结方式产生了变化,笔画之间之位置关系也随之变化,预示着古文字变革的开始,巩固了笔顺变化所带来的新的文字形体产生的价值。
4。出现了新的笔画。篆体的横画一般不会超过字形的宽度,隶变创造了向左右两端大幅度延伸的长横画,为日后在改造而为“波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出现了向左或向右斜出并略带夸张意味的拖曳长画。
5。笔画的省略合并。隶书往往把篆文的两笔并为一笔,或是把两个以上的偏旁或偏旁所包含的部分合并起来,改成较简单的笔画结构。
隶变使汉字脱离了象形的轨道,文字的形态明显“笔画化”了,是汉字的书写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与更加广阔的空间,让书家可以表现更多样的情感。这是“隶变”以后中华书法特有的“点画”才具的品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