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8, 2014

谈读帖 On Reading the Model Calligraphic Work

谈了临帖,必须谈读帖,因为两者关系密切。


人们通常把临帖和读帖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临帖前才读帖,读是为了临。然而,这很不够。“读帖”和“临帖”是两个不同的学习方式。临帖前的读帖,大多人都是简单的看看帖上字的摸样,就动手临起来。所侧重的是手的操作,往往把读帖看的不很重要。正因为这样忽略读帖的重要性,才写得不像,进步不快。

可是,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读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而言,对于书法初学者,书法老师不好强调读帖的重要,而是应该强调临帖的技巧。学了临帖两三年之后再介绍读帖的概念与技巧,那时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读帖了。

读帖,是学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说读,并非出声去读,而是“观”之意。即在临帖之余,或临帖之前,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然后对帖上每个字的点画、结构、笔意、神采及相互间的关系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去临习。

经过一个时期的一番细心地观察和分析,自然会养成多看、多想、多比较的习惯。看点画位置是怎样安排、穿插和搭配的;琢磨书写者在用笔、运腕上怎样动作的;仔细比较自己摹临之后的字与帖上的字的差别在什么地方。通过读帖,对帖上的字的整体做到心中有数,笔下有法。

在读帖的过程中,除了认真思索之外,不妨运用手指或笔进行“空临”,以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宋代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宋代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这里所说“观”、“谛观”,即是读帖的意思。

读帖相对于临写,是明确目标和心路,是必须的,是首要的。不然就容易陷入盲动,事倍功半。因此我们说,“读帖”比“临写”更加重要。

临帖,一方面是培养眼睛的观察能力;一方面又是训练手性的操作能力。而读贴,不仅能够培养眼睛的观察能力,更能通过仔细地观察和研究,发现字的点画、笔势,结构、气势,字与字间的关系、不同位置的差别,以及通篇的布局、韵律等,来提高自己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同时加强和培养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方法,以至于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思考领悟的学求精神。

一个人只埋头临帖,不如读帖和临帖参半掌握得更快。只顾临帖有时会走入死学,而潜心读帖更能“明路”。因为“读”,强调的是心领神会,探究和领悟。当然,这并不等于说,临帖就一定不动脑筋,说的是侧重有别。

当我们没有时间临帖的时候,可以随时读帖,哪怕是几分钟都会有效。现在手机方便,把要读的帖子拍了象,随时随地都可以读帖。

学习书法两三年之后,有了一定临帖基础,读帖就更显得重要了,而对书法学习的进一步醒悟就在读帖之中。临帖应该先临好一种书体,而读帖却可以同时兼顾多种,以放开眼界。有的人就是因为一辈子死盯着一种书体学,才不容易出帖。学习,有选学、多学和不学之分。选学很重要,眼界最重要。而读帖是提高眼界的不可缺少的“法宝”。

Friday, April 11, 2014

谈临帖 On Learning Chinese Calligraphy by Copying the Model Calligraphic Masterpieces

中华书法的发展始终遵循着一条千古不变的规律,即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我们学习与教导书法,鼓励临摹古代优秀的书法典经之作,正是实现这一规律的必须步骤。

临经典之帖,无论是从书法学习或教学的角度看,都是要讲究方法的,而方法必需视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来灵活应用。就一般而言,初学者必须由“逐字过关温习法”进入“以点带面选临法”。

逐字过关温习法,指的是先不要贪多,从一个字或几个字入手,反复多临,把它记住,把它写像,然后再及其余。换句话说,能写像一个字,比写十个都不像的字,要有价值和收获。正所谓:宁吃好梨一个,不吃烂梨一筐。可是,写多少遍才能写好一个字?如果一个字写不好就不能再换其他字临习吗?不是的!所谓逐字并不是只写一个字,而是先抓住几个字认真临写,再逐步增加临写字数,写后来的字要先温习以前的字,使写过的字不断加深印象,不断有所提高,最后要达到与帖上的字形似神似。这样,才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目标,尽快加深印象,加速巩固与提高。

以点带面选临法,和逐字过关温习法差不多,临习过程也相同,只是它更强调对帖上的字,先抓住一些代表性强,书家书风特点明显,点画和结构更加优秀的字来临习,以便加速对字帖的了解和认知,尽快找准和把握帖字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构思。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初学生疏,如果按帖顺序一字一字接着写下去,短时间内对每个字的印象就不深刻,不如先多写多复习某几个字,写熟了,记住了,就会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再去写另外的字,从观察到模仿,就有了更尖锐的眼光和更接近字帖的尺度。待这种经验和体会积累多了,就会减少盲目盲动。那时,不仅要通临字帖,就是帖上没有的字,也要设法去琢磨去研究了。关键是先要找个尽快入贴的突破口,才能少走弯路。

以上述方法对所选法帖临了一段时间,就可以进入临集字诗的阶段。临集字诗,必须经过对临、背临与意临三个阶段的训练。

1、对临:即指写实意义上的临写,也称作实临,即对照原帖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老老实实地照着写,不变形,不走样,不掺杂个人的书写习惯和笔意。其目的在于对古法的仿效,越似越好、越熟越好。此阶段的临习,讲求细腻、精到、准确,这样有利对古法由宏观到微观的理解领悟,有助于强化训练技法的表达能力。此过程作为临习取法的基础程序之一,只在“取”而不在“守”,是吸收古法的手段。

2、背临:指在实临基础上的强化训练过程,有助于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熟习。实临表现为“学”,背临则表现为“会”。此中力求准确、熟练、自如、轻松。此过程,作为临习取法的熟练程序,意在由生到熟,准确灵活。是变古法为己法的必要手段,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

3、意临:指在实临、背临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古法,消化“常法”的试验过程。此阶段重点强化用笔的灵活与墨法多变。其特点为“宏观”—所习法度不变,微观—笔墨情趣变。其作用主要体现为试运用或运用前的准备,以达到取法—用法—化法—合法的目的。此过程是创作前的训练步骤,有助于发现培养艺术风格、艺术个性,提高未来书作的情采及表现能力。


反复对临、背临与意临古诗,由五绝七绝到五律七律,学者自然就由临帖进入书法创作,并开始真正享受书法修身养性的乐趣。

Friday, April 4, 2014

驻笔:笔停“意不停”,笔驻“意不驻”

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书写姿态,执笔法与运笔法。运笔是指用毛笔书写点画形态的方法。而在运笔理论中,笔画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提按、顿挫来体现。

初学者对提按的概念接触比较多,而且相对容易掌握。(参考网页: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09/12/ti-the-techniques-of-pressing-and.html)

提按与顿挫,从用笔的方法上讲,其本质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用笔的速度与力度。而用笔的速度与力度的应用与了解正是书法学习者从实用书法进入艺术书法必需掌握的最关键的技巧。

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笔有按、顿与蹲笔三个概念,但基本都是将笔力聚于豪端向下按的动作。顿笔一般向下按后有稍微停驻,是行笔收势中的用笔动作,多用于笔画末端或行笔转折踢钩、捺脚等处。相对于按来说,顿笔或顿锋速度要慢,可是用力要重,故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蹲与顿差不多,但不重按,让墨水缓下,也即轻顿。




顿后将笔提起,使锋转动离开原处,称为“挫”。是转换笔锋时常用之法。不仅用于转角及趯笔,凡行笔换锋时皆用之。

清代蒋骥称:“顿挫与提顿相连,欲挫仍须提,既挫又须顿。

顿挫笔的同时应用可以调整笔锋运行的轨迹方向,还可以产生节奏感,这种有节奏变化的线条才能产生韵律,只有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才有生命力。因此顿挫技法的使用,可以使线条呈现大幅度的变化,轻重、浓淡、粗细、急涩,重如泰山,轻若鸿毛,造就出摆动幅度更为急促的力量感与立体感。

就用笔而言,顿挫交替使用,在上一个运笔动作结束,下一个运笔动作开始之间有一段为时很短的转换间隙必需“稍停”,这就是书法学习中往往被忽略的“驻笔”或“驻锋”概念。驻笔的目的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其他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

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笔法名目》中有:“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凡勒画起止用之,又平捺曲处用之。力聚于指,流于管,注于锋。力透纸背者为顿,力减于顿者为蹲,力到纸,即行笔,为驻。”简单地解释“驻笔”就是笔停“意不停”,笔驻“意不驻”。

驻锋是运笔中的一瞬间稍停而待动的短暂性用笔动作。此种状态似巨流涡旋,蛟龙养目,貌静实动,蓄势储锐。这种驻笔貌似停顿,实际上随着笔锋着纸深度以及笔锋角度的不同,停顿的“原点”正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同时,行笔速度虽“停”,却蓄势待发,随时将写出下一笔画来。所以,驻笔行笔速度,表面上、现象上是停顿,实际上则是在动,甚至酝酿着更大的动作。 

中华书法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将阴阳论完整引入。就用笔而言,有直与曲,方与圆,粗与细,疾与迟,露与藏,枯与润,虚与实;就结构而言,有外拓与内擫,欹与正,疏与密,大与小等矛盾的两极面,这些都是阳与阴的关系。书法中的动与静、刚与柔的辩证关系,也是阴阳关系的延伸。

在笔法理论中,运笔之也是阳与阴的关系的体现。讲“行笔”而不提“驻笔”,不但无法了解中华书法之精髓,也会对书法的学习有很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