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9, 2013

草中之龙十七帖 Shiqi Tie: A Model Work in Cursive Script

中国书法家被称为者,大概只有写草书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张旭被称为草圣,当然是因为他的草书写的好。王羲之被称为书圣,那是因为他的各体书法(包括草书)都好,再加上他是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书法改革之风,自创新体。

在王羲之之前,草书多是尚存隶意的章草书体,王羲之把章草变为今草经典之作的代表就是《十七帖》。这帖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

自唐朝以后,人们学习草书王羲之《十七帖》当成范本来临摹。所以,历史上很多书法家都留下了临习之作。这些临习之作有些属于意临,也就是在临摹的同时带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有些临摹之作则比较忠实于原作的风格。下面我们对其中的一些临作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宋·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

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现在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临习《十七帖》的作品是苏轼《临王羲之讲堂帖》。《讲堂帖》是《十七帖》中的—件作品。我们若把苏轼的临习作品与《十七帖》中的这—段进行对照,则会发现苏轼的临作并不是完全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的,尤其是笔画的形态,有苏轼自己的行书特征。苏轼在这件临作的结尾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他自己认为点画不相似,但感觉到抓住了原帖的精神气质。《临王羲之讲堂帖》行笔流畅,字形大小相兼,线条厚重而不乏飘逸之气,可以看出在书写时速度并不快,有优游不迫、闲散自适的境界,这一点正好与王羲之原作的精神相契合。另外,字形上也基本依照原帖,所以这仲临作应在似与不似之间。

元·康里子山《临十七帖》

元朝书法家康里子山的临作也非常经典。康里子山是元朝继赵孟頫、鲜于枢之后的一位成功书法家,草书是他最擅长的书体。他的临作与前面所介绍苏轼的临作在风格上有些不同。从形式来看,此临作更接近王羲之的风格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是与当时人们的指导思想相一致的。元朝书法家不像北宋时期苏轼等人那样强调自出新意,而是重视真心诚意地去学习古人,保持传统,甚至在自己创作时也是这样。我们这里选择的是康里子山《临十七帖》中的一段,叫做《诸从帖》,从点画到字形,都很接近王羲之原作,笔画简洁有力,笔锋峻爽,使转自然,一些连绵的线条也都非常遒劲,看得出作者对原帖非常熟悉,所以书写起来如行云流水。当然,这件作品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如字形比原作窄,章法安排上更加紧凑,不像原作那样宽松闲散。

明·胡正《十七帖》

明朝有许多书家都留下了《十七帖》的临作,较有特色的有胡正、项元汴、董其昌等。胡正是明朝初期的书法家,在历史上名气不大。明朝初期陶宗仪的《书史会要》评价他“草书用笔如篆”,这是针对他的创作来说的。他没有留下自己创作的作品,我们很难对他的艺术成就作总体的评判。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他临写的《十七帖》—诵(见图)。从这件I临作来看,他曾对《十七帖》作过深入的研究。他的临作含蓄灵动,中规入矩,整体风格靠近赵孟頫。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明朝初期的书法家大都受到赵孟頫书风的影响。

明·项元汴《十七帖》

与胡正的临作风格相似的是项元汴。他是一位大收藏家,平生收藏的法书名画很多。他本人电擅长书画,不过在历史上更以鉴藏闻名。故宫博物院收有他临写的二王法帖一卷,其中有《十七帖》中的内容。他临写的思路和胡正基本一致,都是尽量与原帖靠近,用笔灵动,有秀润之气。我们开始学习《十七帖》,首先是要做到形似,从临摹人手,因而上述这两位书法家的临习之作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明·董其昌《逸民帖》

董其昌是明朝后期很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擅长行草书。对于艺术,他主张要得到古人之神。他的理想是一种书卷气的萧散淡远,落实到技巧上则是无须过分用力,只要很随意地书写。他的书法作品都有一个统一的风格——用笔很轻灵,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开,给人的感觉很飘逸。他临写的《逸民帖》(《十七帖》中的一种,与他的指导思想是合拍的。该件临作不太关注是否与原帖一致,很多字都有重新改造的痕迹,章法安排也是顺其自然,行与行之间很松。该临作虽然不追求与原作的相似,但作品的趣味还是非常传统。

明清之交·王铎《诸从帖》

明清之交王铎临写的《诸从帖》(《十七帖》中的一种,也很有名。他是这个时期的一位书法大家,平生花了很大精力去临摹魏晋时期名家的作品。据说,他一天临帖,一天写作品,这样坚持下来达几十年之久。他把王羲之草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留下来大量的临习之作。有些是按照原帖的样子来临习,有些是自己发挥,水平都非常高。这仲临作属于前一种类型,即按照原作的格局临习,每行的字数少有差异。当然,像他这样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不可能一点一画照着原帖依样画葫芦。他的这件临作整体风范圆转舒和,显得得心应手。此外,该作还增加了一些牵连,笔画也没有原帖那样多的方折,可以说既遵从了原帖的精神,又有了自己的变通。

Saturday, November 23, 2013

怀素:自叙帖 Huai Su's Autoboigraphical Notes

颠张醉素指的是唐朝狂草大家张旭与怀素。谈到狂草名帖,张旭的《古诗四帖》与怀素的《自叙帖是不能不被提到的。怀素的《自叙帖》更是被认为是中华第一草书,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


《自叙帖》系纸本草书。卷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书於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自叙帖》传世墨迹有三种:一在武功苏子美家,一在蜀中石阳休家,一在冯当世家。苏氏所藏即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首六行早损,为苏舜钦补书。今人考证为宋人摹本或临本,现影印出版,局部均为原大。帖前有明李东阳篆书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邵周、王囗囗重装题记。钤有“建业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许国后裔”、“武乡之印”、“赵氏藏书”、“秋壑图书”、“项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统鉴赏”等鉴藏印。


《自叙帖》的内容为自述写草书的经历和经验,和当时士大夫对他书法的品评,即当时的著名人物如颜真卿、戴叙伦等对他的草书的赞颂。

唐任华有诗描绘了怀素作书场面:“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颠狂。” 可见,怀素书写《自叙帖》时是一种“进入癫狂状态的创造美、人性美的淋漓尽致的表现”,昂扬激越,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和想象力。

草书最能表现书家心境,而“醉书”更将个性、意气和不可遏止的激情,连绵不绝地任笔流淌,超然自得。怀素酒酣兴发,进入“忘我”之境,又将“自我”化入笔锋,尽情释放,于潜意识功能作用中,达到如得“神助”的意外效果。怀素自己的描述是:“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人人欲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怀素作品风格可分为三种: 一是尚未完全摆脱前人作风,如《圣母帖》、《食鱼帖》、《苦荀帖》、《藏真帖》,保留晋法甚多。其中,《圣母帖》多有颜真卿作风;二是循和平澹的书风,如《小草千字文》,与其狂肆作风大异其趣。三是自成一家本领作风,如《清净经》、《四十二章经》、《自叙帖》。

《自叙帖》堪称标准的怀素书,为草书长卷,以瘦劲、细挺的线条为主,用笔迅捷利索,随势提按,粗细变化微妙。清代安岐称赞此“大草书,墨气纸色精彩动人。其中纵横变化发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明代文徵明谓此帖:“藏真书如散僧入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Friday, November 15, 2013

怀素:一个吃鱼的和尚 Huai Su: A Monk Who Ate Fish

怀素既是狂僧,又是醉鬼,更是杰出的书法家。僧界狂人,耳熟能详的当然算是济公和尚,而怀素仅为文人雅士所传颂。怀素做和尚确实出了格,因为他坏了佛家许多的清规戒律,食鱼又吃肉,还喜欢饮酒作乐,不分场所,到处涂写,遇到墙壁写墙壁,遇到衣物写衣物……人人见而避之,却又心怀崇敬。他真实、可爱,不受世俗羁绊,不受佛家所囿,自然少了非议而被认同。

怀素传世墨迹,共有四帖:《自叙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苦笋帖》现藏上海博物馆,《论书帖》现藏辽宁博物馆,《食鱼帖》曾藏山东青岛博物馆,现藏山东青岛图书馆。这里要提一下《食鱼帖》,因为怀素在《食鱼帖》中提到“食鱼食肉”的现象。


《食鱼帖》,亦称《食鱼肉帖》八行,古摹本。五十六字。29×51.5cm。钤有“希字半印、“军司马印”、“赵氏子昂”“项元汴印”等鉴藏印。他在《食鱼帖》中这么写: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①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②。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③日怀素藏真白。

注:① 常流:凡庸之辈。②此字左半已破损。③此字残损。

从这幅狂草手札,鱼成龙,腾云驾雾,旋风聚雨,一个旷达襟怀和极具个性的“狂僧”跃然纸上,栩栩如生,高迈之情,豪爽之意破墨而出,超群拔俗又在尘俗里。食鱼又吃肉,虽然犯了佛家戒律,却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杨秀发在《怀素的时代及其身世》一文中认为,南宗禅在惠能的弟子怀让(677744)时期,于戒律的修持上出现了松动。当有僧徒问是否可以吃酒肉时,怀让答道:“要吃,是你的禄;不吃,是你的福”。由于此时的南宗禅并未达到晚唐的狂禅阶段,禅僧的思想处于发展演变期,人们对禅僧不守戒律的行为还不太能接受。因此怀素一方面饮酒食肉,一方面又常常感到不便:“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


《食鱼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风格在真迹《苦笋帖》、宋拓本《律公帖》等之间,结字亦近宋临本《自叙帖》。亦有评者以为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所见只有唐摹《万岁通天帖》,能与比拟,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就高古作品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鉴定家徐邦达先生1979年曾撰文论证此帖,学术界公认此为徐先生重要鉴定发现成果之一。《食鱼帖》经北宋人吴吉吉题跋,又钤有元代赵孟兆页、乔篑成、张晏、张雨,明代项元汴、项笃泰、华幼武和清代何元英等收藏、鉴赏家印88方,历四朝,传千年,流传有绪,是现存怀素四件公认传世作品中的佳作,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Friday, November 8, 2013

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Huai Su: Whose Calligraphy of Cursive Script is Unmatched

唐朝草书三杰中,贺知章比较少为人知,而怀素与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颠张醉素


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今长沙)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出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释长沙。《高僧传》记载,怀素的曾祖父钱岳,唐高宗时做过纬州曲沃县令,祖父钱徽任延州广武县令,父亲钱强做过左卫长史。陆羽《怀素别传》说:怀素的伯祖父释惠融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学欧阳询书法几乎可以乱真,所以乡中称他们为钱师,小钱师

怀素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明好学,做事少年老成,甚得父母钟爱。因此人人说他学必成功,才当逸格怀素十岁那年,发出家之意,急得双亲唉声叹气,想阻止也阻止不了。所谓猛利之性,二亲难阻。他在《自叙帖》里也说: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惊人的。李肇《唐国史补》中曾描写道: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集埋于山下,曾曰笔冢怀素别传》说:怀素家贫,家里买不起纸,只好在寺里的墙上、衣帛上、器皿上练字。又说,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剪其叶以供挥洒。后来又做了一块漆盘和一块漆板,写了擦,擦了写,以致把盘、板都写穿了。怀素弃笔成冢,盘板皆穿的勤学苦练精神,难怪李肇说他有笔如山墨作溪他还不辞辛劳,千里求教,可见其专学之毅力,其草书风格,为历代书家所钦羡


醉素缘由这位出家人嗜酒茹荤,醉后草圣欲成狂便,敢从破体变风姿,字字笔走龙蛇,风骤雨旋,笔下气势磅礴,著实给人以剑气凌云的豪迈感。怀素的草书用笔圆劲,使转如环,所学对象不拘一格——大自然、长辈、再传弟子,甚至在公孙大娘的舞剑中也能颖悟笔法,此种精神,是这位大书家成大器的秘奥所在

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怀素二十二岁。这年李白已五十九岁,在巫峡遇赦后,从长流夜郎乘舟回江陵。在南游洞庭潇湘一带时,被怀素找到求诗。两人虽是忘年交,李白精神十分振奋,当即写了一首《草书歌行》,赞扬他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怀素的狂草风格是糅取各家之长而形成的。他兼容并蓄地把篆书、隶书、蝌蚪文、虫书、稿草、章草、飞白等笔意容纳在其中。所以有人说狂草的瘦劲朴野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背向则出于飞白;沉着痛快则出于章草


黄庭坚说过,数百年来只有三个半人懂得这个道理。这三个半就是张旭、怀素和黄自己,苏舜钦只能算半个。他说: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耳!不知与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