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1, 2013

毛泽东书风的形成 Mao Zedong's Early Learning Journe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毛泽东书风的形成,一般认为遵循了“小楷—行书—草书”的路径。他的草书,一般认为在怀素的自叙帖下了很大的功夫,至于基本功,显然在临欧阳询、颜真卿、魏碑、王羲之的法帖方面花了不少时间。

据书法家舒同之子舒关关的回忆——1959年,毛泽东曾在济南与舒同谈到自己的书法历程:“我练字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21年以前,打下书法基础;第二个阶段是建党后到抗战爆发,由于流动性和严酷斗争环境,留下的作品不多;第三阶段是1938年到1949年,我用文房四宝打败了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第四阶段是进北京城后,全国人民兴高采烈,我的书法也就欢快飞动了。”

那么1921年前,毛泽东临了哪些书法家?

1。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据说那是他已经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

2。毛泽东留下来的最早墨迹之一,应该是1912年在学时写的“商鞅徙木立信论”。1912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湖南省立高等中学学习。同年6月,学校举行了一次作文大赛,毛泽东这篇论说文夺得头名。班主任和国文老师柳潜,写毕评语后破例给了满分。柳潜的同事看了,也一致认为毛泽东“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没有任何疑义。“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笔笔遒劲。

3。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离骚经墨迹看来,他早期已开始便以直法欧阳询,形成了削拔不凡的体格,虽然是笔笔不苟,衡平竖直,结字倾向修长。

4。1915年的“致文咏昌还书便条”的字式修长,线条棱角分明,力度外张,评者认为是“圣教序”风格之显现。

5。1915年夏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集资刊印“民耻篇”。全书辑有七篇文章和一个附件。文章为:(一)救国刍言;(二)中日交涉之前后状况;(三)已签字之中日新约及交换照会;(四)请看日本前此计灭朝鲜之榜样;(五)日本祸我中国数十年来之回顾;(六)高丽亡国后归并日本之惨酷情形;(七)越南亡国惨状略述。附件为:中日贸易出入额之比较。5月毛泽东读后批语:“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评者认为这十六字有颜体意味。

6。1917年冬(1918年?)书写的“夜学日志”则是一派魏碑韵致。魏碑介于隶楷之间,在正统帖学长期笼罩书坛,到了清朝阮元与包世臣才掀起碑学浪潮。在如此大气候下,具有时代旗手意识的毛泽东自然受了碑学影响,沉潜于魏体训练中,虽然就整体而言,帖学对毛泽东的影响要深远得多。

有关毛泽东的书法:http://icalligraphy.blogspot.sg/2011/01/mao-zedongs-calligraphy.html
毛泽东的咏梅:http://joontai.blogspot.sg/2009/01/mao-zedong-ode-to-plum-blossom.html


1912 商鞅徙木立信论
1913 离骚经 1
1913 离骚经 2
1915 致文咏昌还书便条
1915 明耻篇
1918  夜学日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