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organisations/societies in Singapore. It is extracted from the 'Shu Pu' magazine. Readers are welcome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or correct the factual mistakes in the article.
以下资料来自《书谱》杂志。欢迎读者补充、更正。
.
在新加坡美术圈活动中,画不离书,书法一向是属于美术门类之一;由于当华人社圈精神生活匮乏,一些文化人便酝酿成立美术团体,据知1927年即有一批关心艺术的画家们组织“星洲美术研究社”;新、马最早的美术团体,比较可靠的应该是1929年在吉隆坡正式成立的“南洋书画社”,当时发起与赞助的都是当时显赫之士,如邱菽园、张叔耐、欧阳雪峰、陆运怀、林义顺、卫月朗等;其中邱菽园、张叔耐、欧阳雪峰、卫月朗等皆擅长诗文书法。
由于中国积弱多年,当时南来的美术教育工作者,都抱有爱国思想和报负,并希望通过美术教育来达到救国救民的宏大目标,他们的任务不仅是传播美术,而是弘扬一种精神,他们的这种思想境界受到了海外华人社会的肯定,并受到了尊重。
1930年由张伯和、郑鼎新等发起的南星美术研究会,曾经举办社员作品,郑鼎新本身就是书法家。这家团体应该是新加坡最早的书画组织。
在新加坡独立前,成立于1935年,由一批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艺术大学学成的先驱画家发起创办的“沙龙艺术研究会”,自1936年起易名“中华美术研究会”,直到今天一直执掌新加坡画坛牛耳,其中发起人张汝器与李魁士,也兼长书法,后来多位书法家陈景昭、陈人浩、施香沱等都是该会会员,该会早时候历届的展览中,都可以欣赏这些大家的书法作品。
后来在1949年成立的美术团体新加坡艺术协会,除了西洋画种,以及中国画之外,其中也不乏兼擅书法的成员。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
新加坡过去并没有真正的专业性的书法组织,书法一向是美术或书画会活动中的一个门类,陈景昭于1967年底从中正中学退休后,便利用周日时间在其来益园住家义务指导一批喜好书画之中正校友和同学陈声桂、郑寿鹤、杨应春、吕德安、朱碧妹、萧星明、程琼波、卓进才、邱程光、梁振康等。“新加坡中华书画研究会”就在这个基础上酝酿成立,并于1968年12月13日获得新加坡社团注册局批准,陈景昭担任该会导师。该会英文原名为Singapor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Art Society,到1979年这家团体修改章程,正式易名为“新加坡中华书学研究会”后(Chinese Calligraphy Society of Singapore),新加坡才有了这样的一家纯书法社团组织,1983年该会在原来英文名基础上,将华文译名改为“新加坡中华书学会”,1995年该会后来又再将华文译名易为“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但其正式英文组织名称名称并没有相应作出更动,仍然为Chinese Calligraphy Society of Singapore,并沿用至今。(新加坡官方在行政上只承认英文名称。)
该会在1971年于维多利亚纪念堂展览厅举办【中华书法展览】,这是独立后第一个纯由新加坡年青人组织并参与的书法展,该展在当年造成了轰动,直到1976年才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展览厅举办的第二届展览;1979年该会易名为“新加坡中华书学研究会”,并在国家博物院画廊举办【新加坡中华书学研究会十周年纪念书展】。
该会自1974年便公开设立书法学习班;1981年至1990年与国立新加坡大学校外进修系联办各种书法学习班;1985年至1995年也与新加坡潮安联谊社联办“潮安艺苑”,开设十余班书法课。
从新加坡1965年独立至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因为中国大陆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书法不予认可,海外其他国家的华社书法也没有比较正规组织,新加坡书法界只能与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进行比较有限的交流。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书法的地位被扶正、并开始受到的重视,国际书法活动因为中国大陆的开放和参与下而逐渐形成气候,在新加坡或南洋土生第一代书法家也成长起来,形成新加坡书法发展的高潮。
新加坡书学研究会的发展到八十年代,开始走向国际,在热衷促进国际书法交流的印尼资深书法家凌云超(1914-1985;原籍江苏扬中)之奔走努力下,1981年新加坡中华书学研究会与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成功在国家博物院画廊联办【第二届国际书法联合展】,参加的书法家来自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美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这是国际书法展在新加坡举办的第一次,从此掀开了新加坡书法走向国际的序幕。
该会自1981年起即每年举办【新加坡书法展】,以及1983年起主办【全国挥春大赛】直至今天。1982年新加坡书学研究会与新加坡日本文化协会、新加坡日本文化协会、日本国际书道文化交流协会在国家博物院画廊联办【日新书法交流展】后;同年又与《南洋商报》暨日本每日书道会在国家博物院画廊联合主办的【新加坡·日本书法交流展】,因为在这次展览中,日本多位关东及关西书派大师如青山杉雨、饭岛春敬、上条信山、殿村蓝田、金子鸥亭、村上三岛、梅舒适等联袂到来,并与新加坡书法界进行系列的交流活动,给新加坡书坛带来前所未有的书法热潮。
1983年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与台湾中华书学会在新加坡成功联办了【新台书法交流展】后,在1984年 又一连举办了【新中书法交流展】与【新韩书法交流展】,尤其是新加坡与中国交流展,由于是中国书法第一次在新加坡进行大规模展出,因此备受各界瞩目,由当 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沈鹏率团前来,并参加了系列交流活动,更是将新加坡书法再带上另一个高潮;同年和韩国东方研书会之间的新韩书法交流展,也因为韩 国国宝级书法家金膺显亲自率团前来,并与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结成姐妹组织,而成为新加坡书坛的另一大盛事。
接下来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又分别在1985年和1986年联系主办了和马来西亚及香港的书法交流展;1989年主办[日本现代书法交流展]、1996年的[中国百家妇女书法展]、1997年在新加坡举办[第三次新加坡·中国书法交流展]、2005年“新加坡·印尼书法交流展”;世界书坛比较活跃和较具规模的国家和地区,都已先后到新加坡进行交流。因为连年对外书法交流展的主办,掀起了新加坡的书法热潮,一些有志于书法者从国际间的频繁交流里受益,创作水平大有提高,为新加坡跻身于国际书坛之列奠下稳固基础。
1986年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第一度组团到中国访问,并分别在北京及广州两地举行交流展,该团行程还包括了武汉、黄山等地,这次访问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书艺交流及联系。
从1991年开始,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开始和各省市开始逐年主办书法交流展,如吉林(1991);黑龙江(1992);浙江(1993);河南(1994);内蒙古(1995);安徽(1996);北京(1999);河北(1999);重庆(2000);云南、贵州(2001);甘肃(2002);新疆(2003);湖北(2004);江西(2005);湖南(2006)等省市先后都曾经在新加坡举行书法交流展。
1988年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庆祝成立20周年,乘国际书友到新加坡赴会之便,倡组了“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中心”,秘书处设于新加坡,并定1990年在新加坡举办首届国际书法交流展。1990年【首届国际书法交流展】如期在新加坡主办,并将“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中心”升格为“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国际书法发展联络会”后来在2007年11月正式移交中国书法家协会,2008年6月正式易名“国际书法家联合总会”。
由“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易名的“新加坡书法家协会”,在1995年在获得新加坡国家理事会“艺术之家”计划下受惠,组建了“新加坡书法中心”(当时未注册;2006年在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理局ACRA注册为独资经营实体),并在中心大规模地设立书法、篆刻、中国彩墨画等课程逾50个班级,将新加坡书法的学习与发展,推高至另一个层次;该会会长陈声桂也于2004年在新加坡会计和公司监管局注册另成立了“新加坡老年书法大学中心”(Singapore Senior Citizen Calligraphy University Centre),简称为“书大”,以推广书法。
新加坡书法家协会目前活跃于国际书坛的主力会员有陈声桂、徐祖燊、何钰峰、吕永华、陈剑波、王思宗、陈朝祥等。
狮城书法篆刻会
由于中新频繁的书法交流,以及与大陆书坛的通畅信息交流,使到新加坡书法家有机会参加中国各地举办的展览及各种书法比赛,让新加坡的书法家有一个跃跃欲试的机会,这样的交流带动了新加坡书法界人士的创作激情,并在这些活动的观摩和借鉴中受惠,对新加坡从事书法创作同道水平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
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书法热潮,各种书法大赛以及展览的举办,受到新加坡热爱书法者的关注,并跃跃欲试;这时新加坡书法也进入百花齐放的新局面。1991年中国与新加坡正式建交后,两国人民之间往来更加方便;中国各地名家经常到新加坡来展览,新加坡书法界与大陆的交流进入繁盛时期。
由于个别原因,新加坡当时还有一大部分书法家并没有参加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举办的活动,在中国大陆的书法热潮带动下,以及国际间书法活动越来越频繁背景下,当时原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的前成员,联合了新加坡其他书画团体和师门源流的书法名手,在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支持下,于1991年成功筹办了一个比较能全面反映新加坡书法水平的【狮城墨韵展】。
【狮城墨韵展】的意义在于它突破了以往只限于某个织的成员,或是单一师门师兄弟参与的封闭展览形式,因此自这个展览举办后,带动了新加坡一大批书法家的积极性,展览得以真正地反应了新加坡的书法水平,而受到各界的瞩目;该展在举办当年就引起邻国马来西亚的重视,并在首展同年年底受邀请到吉隆坡乡根艺术空间举行展出,而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新加坡书法展;该展当时由时任马来西亚文化、艺术及旅游部副部长陈广才主持开幕,并在马来西亚博获了各界的佳评。
【狮城墨韵展】成员也在1992年,受邀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直属机关分会等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清馆主办【1992年第一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以及在1993年和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主办【北京第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展】。1993年和新加坡日本文化协会联办的第三届【狮城墨韵展】,则同时和日本书道会举行了交流展。
这样高水平的常年书法观摩展刺激了新加坡书法同道的创作意识,并认真对待参展的书法作品创作。新加坡书坛在九十年代开始热闹起来,到1994年成立的狮城书法篆刻会,就是在【狮城墨韵展】基础上筹组起来的,由于有两家书法团体积极推动书法艺术工作,从九十年代给新加坡书坛带来了一股新的气象。两家团体互补对方不足,全面推动着新加坡书法界向前发展。
【狮城墨韵展】直到1994年才在原来班底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狮城书法家篆刻会”,并正式接办【狮城墨韵展】;第四届【狮城墨韵展】也扩大为【狮城书法篆刻会成立纪念国际书法交流大展】,这项展览在1994年10月底于高岛屋画廊举行,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近六百名书家参展,创下了新加坡自建埠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书法交流展记录,当时到会祝贺的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外,香港、日本、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巴西、美国、法国等地书家也参加本会成立大典、国际展及系列交流活动。在同年8月,该会也和新日文化协会联办了“新中日妇女书法展”,这也是国际性的妇女书法展第一次在新加坡举行。
1994年狮城书法篆刻会成立后,曾先后将这项展览安排到中国北京、西安、内蒙、海口及美国等地展览,该常年展览曾有超过80人参展的记录。从2007年起举办【第17届狮城墨韵展】后,改为每两年举行一度,目前每届参展书家平均有60-70位。
1996年狮城书法篆刻会也和新加坡日本文化协会分别在新加坡大会堂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嘉庚堂联合主办了【第12届国际兰亭笔会新加坡’1996】与【1996年日·中·新书法交流大展】,积极推动新加坡书法走向国际。1998年【第八届狮城墨韵展】与日本书道会进行联展,同年狮城书法篆刻会成功于牛车水民众联络所展览厅分别主办主办了【中、美、新书法交流巡回展新加坡站展】;2000年于新加坡举办【2000年度沪新书法交流展】;2001年【新加坡中国西北五省书法交流展】暨【第11届狮城墨韵展】;2003年联办【纪念孙中山诞辰137周年国际书法大展】与【新加坡·中国天津书法交流展】等等。
除了本地举办活动外,狮城书法篆刻会亦先后在新加坡多次举办了目前国际书坛上的重点展览:如1996年、2000年及2005年三度在新加坡举办的【国际刻字艺术展】;1996年的【国际兰亭笔会展】;同时也成功策划了影响深远的【新世纪国际甲骨文书艺巡回大展】,这项新世纪规模最大的国际甲骨文书艺大展,从2001年起至2005分别在新加坡、中国天津、河南安阳及辽宁大连分别巡回展出,其中在安阳举行的【新世纪国际甲骨文书艺还乡大展】,更被中国《书法报》评为2002年度中国书坛之十大盛事之一。
2000年狮城书法篆刻会策划并主办【千禧龙年国际硬笔书法交流展】,这是新加坡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硬笔书法展。2004年狮城书法篆刻会也策划了【“墨海飞鸿“中国优秀中青年书法家兴建派及马来西亚巡回展】,并在新马两国书坛引起轰动效应。
除在本地举办活动以外,2006年狮城书法篆刻会在中国协助策划了【“登临泰山极顶,挥毫天地之间”――中国山东书法文化旅游节】整个活动,并安排了【第15届国际书法联展】及【历代歌咏山东诗词国际名家邀请展】在山东济南成功举办;同年也策划了【“笔墨与皇城的对话”――国际泰墨北京展】成功在中国北京什刹海活动中心举办。
2007年配合中国辽宁大连举行的【第18届大连赏槐会】,狮城书法篆刻会又策划并与市政府联合主办了【“南洋墨韵”—东南亚名家书法联展】,这是东南亚国家书法家的作品第一次联合在中国大陆的展览,同年该会也策划并与马来西亚及河南联办了【新马豫书法联展】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两站的展览。
自1999年起,狮城书法篆刻会也策划并参与和韩国及中国等10个国家近30个书艺团体联办的【世界书法文化艺术大展】,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之常年书法巡回大展;【狮城墨韵展】除了在1992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览外、也曾经在1995年在中国北京及西安、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2001年在中国上海、2004年在中国天津、大连及绍兴、2005年于中国南昌及吉安举行展览或交流展,让国外同道对新加坡书法艺术之全面水平及发展,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狮城书法篆刻会成立以后,一直致力于将新加坡书法作品推向国际展览的工作,曾经多次推派本地书法家的作品,参加目前国际上的几个重要书法展览,以及各地友好组织所举办的大大小小展览不少过60展次;该会成立15年来,已安排新加坡书法作品到过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巴西、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展示,让这些友邦人士对新加坡在保留华族传统艺术方面所作的努力,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促进了国际书法交流。
该会目前活跃于国际书法圈者有曾佳品、林子平、董乙村、傅子昭、陈世集、廖宝强、洪云生、曾广纬、黄明宗、陈爽庵、胡考、王翰之、李淑芝、薛振传、赖瑞龙、邹戴英、陈建坡、曾纪策、许梦丰、沈观汉、林万菁、张有烁、杨昌泰、吴耀基、丘程光、邹戴英、陈美娟、林端媛、纪民贞、蔡建才、关奂璀、王源枝、潘永强、蔡卓南、王怀正、吴多标、关明机、沈松机、陈翼松、李家仪、李士通、陈凤英、杨慧萍、薛献霞、梁静丽、林纬信、李凌千、张铭恩、周德成等;过去已故书家潘受、王瑞璧、黄火若、黄国良、陈耳、方秋碧、邱新民、谢楚秉等生前也是该会主办【狮城墨韵展】常客。
其他书法社团
在九十年代这段时间里,先后成立的纯书法组织还有两家,成立于1992年的汉石书艺学会,是琼籍隶书书家黄国良与其门人所创建,其中吴珧华、萧永清、陈美芳、、陈泰福、钟美姜、沈松机、黄福元、陈翠春、陈思平、王震英等,活跃于新加坡书法界。
由曾守荫担任导师的心海书学会,则成立于1999年,该会主干有吴云发、李金标、朱添寿、冯慧珍、邓景尧、王金木、陈葆春、杨万捷、黄有福等。
早期间成立的书画组织有墨澜社,成立于1967年,创会成员主要是施香沱门下,在该会名下的书法家有庄声畴、曾广纬、王思宗、胡康乐、赖瑞龙、陈建坡、曾纪策、林万菁、张有铄、潘永强、吴心晖、廖伟业、郑子硕等。
还有另一家以施香沱之徒弟为主力的书画组织,就是成立於1971年嘯濤篆刻書畫會,该会活跃于新加坡书坛的名家有吴俊刚、陈建坡、曾纪策、许梦丰、赖瑞龙、纪民贞、蔡建才、杨慧萍、陈凤英、林爱莲、林纬信、林崇兴等。
成立于1988年的兰亭画会,则由施香沱弟子,原籍福建东山的黄明宗学生组成,该组织中的书法家有卢康龄、吴耀基、罗城、关明机、黄铃等。
战前在中正中学担任教师出身,中正中学已故前副董事长庄右铭(已故)及该校四十年代同学们,在1986年发起组成立的新加坡乐龄书画会,原计划成立书法组织,奈何因故无法获准,遂改为书画会;活跃于新加坡书坛者有林子平、陈洪(已故)、杨伟群(已故)、徐祖燊、傅子昭等。
以廖宝强为导师的新加坡新城书画学会,成立成立于1995年,主要成员为文教界退休人员,该会的书法家有温乐荣、蔡珞伟、郭延英、林爱莲、陈财田等。
此外还有在新加坡书坛的中国学会会长邱少华,从九十年代起曾分别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中国学会、金门会馆及茶阳(大埔)会馆等社团主持书法课程,及在多个组织主持书法讲座,并发起由其门下组织醉墨轩书法学会,也曾经在新加坡书坛活跃一时。
在新加坡社区基层推广书法的书法家何业波,则在社区民众俱乐部、联络所及校友会等组织里推广书法,并先后担任过华苑书法会、长青书艺协会、华中校友会等组织顾问或导师,先后活跃于这支旗下者有陈淑芬、宋裔瑜、刘俊邦、何子华、谢鸿禧、黄再进、苏佩贞、李佩英、卓志豪、刘锦叶、卢业祥等人。
宗亲会馆、校友会、各类社团、社区组织等及一直都有开办书法班级的活动,从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后,开办书法活动的组织逐渐增多,这些组织有潮安联谊社、潮安会 馆、福建会馆、惠安公会、金门会馆、茶阳(大埔)会馆、海南会馆、李氏总会、爱同校友会、华中校友会、公教校友会、中华总商会、中国学会、布莱德岭民众俱 乐部、如切民众俱乐部、阿历山大民众俱乐部、淡滨尼东民众俱乐部、实龙岗花园民众俱乐部、徳义民众俱乐部、碧山民众俱乐部、丹戎巴葛民众俱乐部、盛港民众 俱乐部、义顺南民众俱乐部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